开启左侧

小岗村40年 贾鸿彬 著 反映了整个中国农村的发展史

[复制链接]
  • 地区:中国大陆
  • 格式:EPUB
  • 文件大小:0.7M
  • 时间:
  • 类别:文学
  • 价格:免费
  • 提示:本站推荐经典投资资料
  编辑推荐+ o9 W( ?9 |! U
   小岗对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意义,不言而喻。
; @+ Y1 ~7 L. v% k   本书的写作过程中查阅了大量史料,采用的数据可靠,体现了纪实文学的严谨。
( B' L# }2 X. V6 }2 N  Z5 t   本书追踪采访相关人员多达100多名,是不可多得的走心之作。9 g2 `( n% @+ V* A
  本书小中见到,虽然只写了一个村子,但实际上反映了整个中国农村的发展史。
/ R- G- E' v7 ]- l, {" ~0 w3 Z  海报1.jpg
7 b7 F: }. e4 r  B% O) P; f  内容简介
* |) [. N1 T; N2 y: n8 E  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一村。1978年,这个村庄的18位农民以捺手印的形式大胆实行包产到户,开启了中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先声,在中国现代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40年时间过去了,小岗村从“包一代”繁衍出“包二代”“包三代”,营生方式从单一的农业经济,发展出包括服务业在内的多种经营模式。小岗既不平凡,又很平凡,他们在转变的过程中、在光鲜的成绩背后,有诸多鲜为人知的付出和坎坷。小岗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当代中国众多农村的一个缩影,小岗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国农村的改革开放史。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作者前后1年多的时间内,数十次走进小岗村,以及小岗村人足迹延伸的地方,采访了100余人,获取了大量的*一手资料,用《史记》中《本纪》《世家》《列传》的手法,描摹了50多位人物40年来的人生轨迹。通过对“大包干”*一推手陈庭元、“大包干”带头人家族、走出小岗的小岗人、走进小岗的新小岗人的真实记录,客观全面地反映了小岗村40年来风雨烟云和成长成功。除掉严俊昌、严宏昌、关友江、严金昌等著名的“大包干”带头人,严余山、关正标等“包二代”外,书中描写了更多普通的小岗人和新小岗人,比如造电动车的徐家有,李帅和他的兄弟,走向宝迪的刘永旺,女博士严艳等。无论是在小岗,还是在异乡,他们因为小岗,而拥有了小岗人的禀赋,血脉与敢为人先的“大包干”精神相连,与甘于奉献的沈浩精神相伴,书写了更多的别样人生。书中很多人物和故事都是*一次呈现,在写作过程中无论人物自述还是资料索引,作者都力求原汁原味原风貌。不求其他,只为反映中国农村改革40年,书写小岗村的《史记》!
3 r; k/ `% \# H- R# X  作者简介; {4 n+ D: t4 w1 D2 a* v0 v
  贾鸿彬,笔名白希,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理事,现任滁州市文联副主席。自1986年以来,先后在《青年文学》《清明》《中国作家》《百花洲》《安徽文学》等报刊杂志发表中短篇小说数10部(篇);出版过长篇小说、纪实文学《380万军人之死》《开国大镇反》《开国大土改》《上海教父》《天津教父》《东北教父》《陈其美》《宁波商帮》等10余部,作品总计500余万字。有多部(篇)作品被省内外报刊、选集、电台等连载、选载、连播,长篇纪实文学《380万军人之死》曾荣登北京畅销书排行榜;《开国大镇反》荣获2005—2006年安徽文学奖(政府奖)二等奖。长篇小说《陈其美》(原名《辛亥枭雄》)入选中国作家协会2010年重点扶持作品,是中国青年出版社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重点献礼作品。+ P, n3 O+ Y, x9 o; y( X9 i0 l
  精彩书摘
( P$ P& X: U( K  1983年1月14日至19日,全国第二届人才研究学术讨论会在北京市举行。出席会议的有全国各地的论文作者,20个省市区的人才研究组织的负责人和代表,新闻单位的同志共154人。中国人才研究会理事长王康同志主持了会议。中央组织部副部长王照华、劳动人事部副部长李云川、国家体委顾问荣高棠等领导出席会议。时任国家体改委副主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兼总干事童大林作了《鼓励与支持社会主义改革者》的发言。他共介绍了9位站在改革与创新前面的人,他们都是当时振兴经济、振兴科学最需要的人才。
4 ?. D. Z% a/ B7 f/ m% H  第一位是安徽省凤阳县县委书记陈庭元;第二位叫袁隆平,他是杂交水稻特等奖的主要获奖者,湖南农科院的研究员;第三位是侯学煜,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研究员;第四位是首都钢铁公司党委书记周冠五;第五位是常州机械冶金工业公司经理李庭芳;第六位是四平市市委书记黄建勋;第七位是动力学家、工程热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主席团执行委员吴仲华;第八位是中国科技大教授温元凯;第九位是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刘静和。在童大林的眼里,这些人,都是改革开放的大潮中难得的人才,是改革的弄潮儿,对他们都有描述,都有评论。对于陈庭元,他是这么说的:- k9 D: R& l. g4 _# ]& u
  有人说凤阳出了两个了不起的人物。第一个是朱元璋,“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但他统一了中国。最近又出了一个人物,他叫陈庭元,不是凤阳人,但是到凤阳县当县委书记,他用联产承包,即“大包干”责任制,也“统一了中国”。“ 大包干”使中国的农业出现了奇迹,短短的几年时间,把面临崩溃边缘的中国农村挽救过来了。' W! V; o' I$ k! D* n# K1 `
  陈庭元一直是搞农村工作的……联产计酬责任制保住了,刚刚起来的农民积极性保住了。这项改革给凤阳带来了巨大的变化。4年来年年丰收,由吃粮靠返销,变成出售余粮,4年共卖给国家7亿斤粮食。5 J9 G. m2 L  g6 V* s, w4 s* ?
  为什么要把陈庭元作为我们中国人才研究会应该宣传的第一位人物?就是因为他发现和推广了联产计酬责任制,由此改变了中国农村的面貌,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如果20世纪中国有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比如,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还有一个,该是改变了中国农村面貌这件大事。这应该写到历史上去,8亿农民的中国农村能在短短几年改变面貌是了不起的。像陈庭元这样的改革者,要家喻户晓,使所有的人都知道他。; c8 F. @& W) G6 }- w3 a, m2 H9 k5 m
  ……这9位同志的事迹,使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问题:中国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寄希望于改革,寄希望于改革者。
' z/ o! L5 a* q/ V  D1 g0 o  应该承认,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还没有充分发挥。现在全国人民把希望寄托在改革上,期待着社会主义优越性通过改革充分发挥出来。人们已经看到农业生产责任制是个重大的改革,一改革就看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了。现在我国通过改革出现的新气象,如果用理论加以概括和总结起来,也就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所以我们要把改革与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与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看。比如在所有制方面,过去强调越大越公越好。现在通过实践,认识到公有制的经营方式可以多样化。这难道不是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吗?在按劳分配上,现在实行联产计酬,就把按劳分配具体化了,立即对生产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这就是对社会主义按劳分配这一基本原则发展了。
3 E3 G3 t) F6 ^: }) M  童大林后来曾担任过中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等职,是当代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对于童大林对自己的高度评价,陈庭元曾说:“对这个评价我很满足,但不敢当!推动这一历史性农村改革进程的是千千万万贫苦的凤阳农民。正如小平同志所讲:‘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
4 N: }9 `6 d9 f- _$ f  40年后,回顾当年的大包干等一系列改革,回顾童大林所“鼓励与支持”的那些改革者,有很多是历史长河的流星,曾经在夜空中绽放过耀眼的色彩,稍纵即逝了。陈庭元推动扶持起来的小岗的大包干,作为20世纪中国农村改革开放的缘起,依然星空朗照,熠熠生辉。正如童大林所言,它将和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等20世纪中国的重大历史事件一道,永载史册。
( Q# l# o( s! D" A, H4 H  小岗大包干是有着众多的推手的,但陈庭元无疑是第一推手,在凤阳、在小岗,只要提到他,很多老同志都是由衷地赞美。2017年12月16日,在凤阳县人民医院的病房里,和吴庭美谈起当年的老书记,他说:“小岗人搞包干到户时,的确顶着压力。但他们是农民,是自发的行动。你最多不准他干,还能不让他当农民?真正承担巨大压力的是陈庭元。他是一个自觉的改革者,用现在习总书记的话说,就是不忘初心,知道我们共产党人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公社书记不同意,你县委书记同意?上面要是真追究,首先是县委书记干不成了,还会被批斗,甚至坐牢!这样被整的人有不少。没有敢于为老百姓担当的精神,是做不到的。作为那场改革的亲历者,我当时见到过不少的反对者,当然,他们很多人是为了执行党的政策,为陈庭元的安全担心。但不管是什么样的理由,如果陈庭元要是稍微软一软,听身旁其他一些领导的话,小岗村的土地肯定就得并起来,那样就不会有凤阳的大包干!”2017年12月29日,我和温跃渊在大包干带头人严俊昌家采访,说到大包干,严俊昌说:“没有陈庭元,哪里有大包干呢?他县委书记要是不让干,我小小的生产队长能抗住?”
3 C7 s8 X7 R6 {- ^4 s. I1 I- U  小岗农民严俊昌、严宏昌等人自发行动,闯破藩篱,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启幕人。陈庭元等许多党的领导干部,顺应民心,勇于担当,创新制度,是中国农村改革的自觉引领者。“闯”和“创”,书写了40年前中国历史的新篇章。
" [! M" X; K. v8 X) N" ]  1985年4月,陈庭元离开凤阳,任滁县地委专职副书记,1986年4月起,任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93年3月离休。2007年4月3日,陈庭元带着他对土地的热爱、对农民兄弟的眷念,在合肥辞世。恰逢清明时节,小岗人悲痛不已。12位健在的“大包干”带头人在严俊昌、严宏昌、严立学的带领下,来到合肥。他们胸佩白花,举着12个人共同签名、写有“老元子,一路好走”的横幅,告别他们心爱的老书记!
/ l% |) o9 [' J  H) X. `0 I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4 U1 Q! J; O- D9 Q4 ^- D

: e1 z# y' }, h, a% o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精彩评论5

dcf730318 发表于 2020-1-2 21:0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岗村40年 贾鸿彬 著  反映了整个中国农村的发展史: C6 o* b. ]: q9 N2 e
https://www.ynji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327
. B  E* {  \4 j(出处: 与你共享街), t5 U0 b( l7 ]4 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527682869 发表于 2020-1-18 20:07:3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懒得打字嘛,点击快捷回复 【回复乱码 永久禁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0

粉丝7

帖子2235

发布主题
推荐素材更多+
广告位

服务电话

15987183307

QQ:1136111231
关注我们 :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经典-文库- 与你共享

Powered by ynjie.com Array© 2001-2013 ynjie.com  滇ICP备19007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