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贺麟全集:哲学史讲演录(4卷) (第11—14卷) 黑格尔

[复制链接]
  • 地区:欧美
  • 格式:PDF
  • 文件大小:6.5M
  • 时间:
  • 类别:读经典
  • 价格:免费
  • 提示:本站推荐经典投资资料
  编辑推荐
/ L/ U0 x9 b  L% g8 S/ t  ★“贺麟全集”新品种(第11—14卷),全新校对,重新排版,据贺麟手迹修订部分文字★ 德国古典哲学大师黑格尔天才的著作之一,哲学史的开山之作和必读经典★贺麟弟子、哲学教授张祥龙参与修订编辑" B) H( o5 W/ z! @) |
  ★重新收入苗力田选译黑格尔哲学史相关书信
! h0 Z0 I; A4 f9 g* t  内容简介& d3 Q+ w5 P" B3 ^
  《哲学史讲演录》是德国古典哲学大师黑格尔的代表作之一,“哲学史”的开山之作,治哲学者必读之书。黑格尔一方面将哲学史纳入他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的框架中,把哲学史归结为理念回归自身的绝对精神阶段;另一方面把辩证法贯彻于哲学史研究,深刻地揭示了哲学史的发展规律。20世纪五六十年代,贺麟、王太庆等先生将其译成中文出版,是贺麟先生译述黑格尔的重要成果。本次收入“贺麟全集”出版,解决了之前版本由于出版时间相隔较远而存在的体例不一等问题,更符合当下阅读习惯。3 {3 r& y8 |4 m8 z( m9 X7 b
  作者简介
4 c1 t1 u$ D1 o! d  黑格尔(Hegel, 1770—1831),德国古典哲学家,一生著述颇丰,代表作品有《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哲学全书》《法哲学原理》《哲学史讲演录》等。7 L% S; v; l" t/ H& a' A1 ~" `. j3 t
  译者:贺麟(1902—1992),字自昭,四川金堂人。国内外久享盛名的西方哲学专家、翻译家,于黑格尔哲学无不精通,论述遍及黑格尔哲学的各个方面,他翻译的《小逻辑》,学术界公认为是继严复《天演论》之后影响的学术著作中译本;对斯宾诺莎、怀特海等西方近现代哲学家都有深入的研究。贺麟在中国哲学方面也颇有建树,1930年代创立了与冯友兰“新理学”相对的“新心学”体系,是现代早期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主要译著还有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精神现象学》,斯宾诺莎的《伦理学》等,主要著作有《近代唯心论简释》《文化与人生》《当代中国哲学》等。% o8 ~9 e  L$ t5 I& A0 o
  精彩书评
* \3 ^1 s" r" P  《哲学史讲演录》,黑格尔天才的著作之一。
; H0 f5 r& n8 i& {8 _  ——恩格斯
  S6 z2 t% \' \- ]) H  只有通过黑格尔,哲学史才一次成为独立的科学。% t* h9 h. }9 i. N) H, b3 m
  ——文德尔班6 [- H, K& d3 ?" g8 E4 _' @
  目录
( p- {) v' A% r4 c7 F  第一卷目次0 ^% i: ~/ S9 W+ ?: s/ a
  题记2 l* {& U  k; e* L, V) I2 ^1 C
  开讲辞, L& b# {; @% a9 C- n0 o9 o
  哲学史讲演录
- K& X6 t+ D. b0 h# H9 Y' V0 b0 }  导言4 o: R) ?1 g/ Y9 l/ j% l
  甲 哲学史的概念( ]3 |, ^8 y% o/ W) h( j* M
  一 关于哲学史的普通观念* r8 X" L9 K: ^6 K. H
  1.哲学史作为纷歧意见之堆积9 g- k4 B! m( S: S( G4 U# g
  2.通过哲学史本身去证明哲学知识的无用' S8 G+ P6 f( t- }- X; H
  3.关于哲学之纷歧的解释  ]! V7 m0 P( T  E, v- s; j3 ?
  二 关于哲学史的定义的解释- p' w, c3 }% R6 @: i5 O7 d
  1.发展的概念
9 l: _4 e; W1 \" g1 G  2.具体的概念( i7 r/ L5 C+ ~& V7 e5 k
  3.哲学是认识具体事物发展的科学
- S- t; S1 E' ]% F* J  三 哲学史的概念所产生的后果
# r6 p6 E* _% m- s  1.各种哲学在时间上的发展& y/ [# l6 e' o- ?% r2 Z
  2.上节的理论之应用于哲学史的研究$ ^! ^$ |# i% [: ]% c0 ~
  3.哲学史与哲学本身的进一步比较
7 y0 W5 e' ]0 e& i7 T) x$ I  乙 哲学与其他知识部门的关系
3 _! N" V- \2 |# T3 J1 G4 P  一 历史方面的联系- O& ?! A! z! _, {$ c& \
  1.支配哲学思想的外在的历史条件
5 l0 [. f, I, C9 W  2.哲学研究的精神需要在历史上的起始
5 |' @7 \7 q2 n# E  3.哲学作为时代的思想1 n5 ?) ?0 E* m3 \
  二 哲学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区别
- N9 @) ~0 Z- w, x  1.哲学与科学知识的关系
! V; n$ O' Y6 N* H2 @  2.哲学与宗教的关系& z: d7 F, z. B# f8 \
  3.哲学与通俗哲学的区别* |0 o- v8 d9 x, `0 {
  三 哲学和哲学史的起始
1 s8 O) f3 ~& T  D7 |# g5 f# S  1.思想的自由是哲学和哲学史起始的条件& n% T& }0 S* W
  2.东方及东方的哲学之不属于哲学史6 h6 U7 M3 q& t+ q" E4 p
  3.哲学在希腊的开始7 o' B4 t' d' v- J- A! w! k
  丙 哲学史的分期、史料来源、论述方法" [; ?. f) o: K! b
  一 哲学史的分期4 T( O1 p4 b3 @) ?) W8 ^9 ]
  二 哲学史的史料来源
: j5 @: j5 E% q6 S, L; Y  a  三 这部哲学史的论述方法
* V2 w% w8 F5 @2 n  R% K$ l  东方哲学
( f4 T; L, @) J  甲 中国哲学
& E/ u' V, @4 X4 B+ Y  〔一 孔子〕
/ b9 B# d3 y) D8 I! [$ V# }  〔二 《易经》哲学〕7 q- w+ U0 F9 i: ~  S
  〔三 道家〕1 W$ }: y! R9 D$ v8 F1 a. `
  乙 印度哲学
1 C4 @, w  d1 N3 u% H, r4 X  〔一 僧佉哲学〕
3 D/ V9 L: _/ f4 D; s5 I  〔二 乔达摩与羯那陀的哲学〕+ b7 }; H: y$ K
  第一部 希腊哲学
6 w7 `: }, A2 c  〔引言〕( [% d  {5 `4 s% W
  〔七贤〕
: Y# b: c; w  @8 ~6 F  〔分期〕9 |( _% C; ~4 o* l. `7 V. m" W) C, @
  第一篇$ U, A# K- J  L( K6 q( M
  第一期 从泰利士到亚里士多德
6 U" R7 ?/ ~8 N- G* v& h& O  第一章 第一期第一阶段:从泰利士到阿那克萨戈拉甲 伊奥尼亚哲学6 B6 _' L. t; [& @: C+ P. w& B9 Q
  乙 毕泰戈拉与毕泰戈拉派3 ^* P  n1 N. p/ L$ y# V! y
  丙 爱利亚学派
% A2 T2 i6 e4 S7 W. [  丁 赫拉克利特: \7 Y) [" H( Z) C* |
  戊 恩培多克勒、留基波、德谟克里特
; N) {; y2 ~6 _7 P6 Q: g; Z6 i  己 阿那克萨戈拉5 F* V  L9 g! |2 G: U+ M
  专名索引
8 o3 W1 E) p$ l+ [  译者后记
, h5 ?5 A8 X( M# x/ f  第二卷目次
2 u2 U/ M3 ]+ v0 e  题记* J- k- j7 e; c  H; ]- h
  第一部 希腊哲学(续)
. t+ \2 V5 J; R4 p  第一篇(续)# [! y' a/ }+ ]+ s$ j
  第二章 第一期第二阶段:从智者派到苏格拉底派甲 智者派
2 U1 a' m. N6 ^7 `* z. g6 L  乙 苏格拉底9 j1 P, W; Q' s) m
  丙 苏格拉底派8 K6 ?/ \: S7 t7 x* \. U
  第三章 第一期第三阶段: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甲 柏拉图
& H. W3 A# Z1 V  w  乙 亚里士多德- a6 i' @5 H7 I' w# M
  专名索引+ H- m2 u* |- |6 \" _
  译者后记4 e& C, X0 {4 @
  第三卷目次$ P! l1 S; H2 O9 E
  题记
0 I- p3 |: A" n( I6 _) u  第一部 希腊哲学(续)
$ }4 O: ~/ L7 v; b$ \! w  第二篇" F. X# c$ P3 L# g
  第二期:独断主义和怀疑主义) p  \3 m3 k4 f7 l6 ^3 z
  甲 斯多葛派哲学
1 e) o7 N: F  O# `  乙 伊璧鸠鲁哲学
: ?- e6 z& H6 T- I% D1 S  丙 新学园派哲学* V- E! c6 J* v+ e% ~9 d
  第三篇' r7 i% J/ X; r7 ^
  第三期:新柏拉图学派, X$ O# K/ O9 ~+ q6 A/ G, Y
  甲 费洛$ J5 u: M( I& q6 g9 l8 W- R
  乙 卡巴拉派和诺斯替派
4 s9 c  a' F9 `! ^4 y' q$ n$ @. S  丙 亚历山大里亚派哲学" Q3 M% E/ b6 h- p5 s6 |
  第二部  中世纪哲学7 Y) M/ u  E' q
  〔引言〕8 F; g- u' F, `, \9 q; U
  第一篇
  c( r# _/ u. v' R/ G: C  阿拉伯哲学
% `- T- R$ N' t3 p$ W, R% k0 e4 a$ X9 g  甲 讲说者的哲学
/ @+ M! ^- z& \1 @, X  乙 亚里士多德的注释者
' v: z! }, ~) s1 _9 y5 R  丙 犹太哲学家摩西· 迈蒙尼德
. G: j% a5 d0 L% h+ x) t2 k9 C  第二篇
3 S! p" w7 `; Z; b  经院哲学
% Y. L& o- J  V. f6 z# g  甲 经院哲学和基督教的关系# x. s* k$ ]! N% z
  乙 一般的历史观点8 ?/ Z8 d& m' v) I' a4 H
  丙 一般经院哲学家共同的观点1 y' E6 N$ F  J! N! ?
  第三篇
  E/ {- k" ^( F$ t1 p, ~  文艺复兴# T2 k4 e5 V* K  L+ E4 ]) T
  甲 对古代思想家的研究
/ o: f. O( d. F. g; a5 b& n" F  乙 一些独特的哲学的尝试) g' m0 c2 k+ j4 ^4 t- A! ?
  丙 宗教改革
/ B4 O; w2 K4 w! e* t1 Y  j. L0 ^6 e  专名索引
6 K4 W$ n" }/ B0 f& N  译者后记( G$ w7 q5 a! X/ N+ \, e$ o: }$ p
  第四卷目次
5 G2 ?$ P7 q& G$ h+ ~( ~  题记5 N$ v$ `2 W. c* Y- g; x+ E
  第三部 近代哲学
* c% O: v$ J+ g; l+ R! j& \  〔引言〕
6 r. a- k. {! s- V  第一篇
6 V$ t* N8 n( p9 c( _+ A. ]# y  培根和波墨# o9 F8 t: J4 I8 Z. _
  甲 培根
! E- I) s& w0 @9 b0 U9 J: H  乙 雅各·波墨: {3 }2 Z$ p& }. H6 Z0 f; q
  第二篇 思维理智时期+ d( X' {) I/ G7 X- J8 n
  第一章 理智的形而上学时期! s: y9 B7 y1 y) C
  甲 第一阶段% }* A3 V5 Q4 t1 v+ L: r  g
  乙 第二阶段2 k  D+ A+ t, c4 e# F9 Y( A5 V
  丙 第三阶段  ]" q( u) v2 J3 S, Y% Q# M. J
  第二章 过渡时期
1 ~" ]8 s, }7 J8 u/ c; D  甲 唯心论和怀疑论
: a: o) _$ e0 F, z1 {. R  乙 苏格兰哲学" t& |& d4 P( Q1 u" [# q3 r# [7 M
  丙 法国哲学
# n$ D' Q* z, [7 `4 \4 f& k- ~  第三篇# u# h: ~' O9 e' z2 D0 R7 l" [
  最近德国哲学3 f4 H( j0 j5 [6 y0 m* D
  甲 耶可比6 v4 R0 o: }1 V& S
  乙 康德
8 D$ D( {5 f1 J* r- W, `1 `4 T9 c! z% M  丙 费希特- S" d# }& x: L9 X& W" s% E* }
  丁 谢林# Y; B  `# d4 U# ?( S
  戊 结论9 j" e! T" r: n- d1 o
  附录 黑格尔关于哲学史书信十六封% k( `9 J' P2 {1 F( g$ x6 S4 j# F: j
  术语(部分) 主题索引% v) G# N- \8 f$ j8 P, [
  人名索引" G7 p3 J  [$ l5 G; X, I
  译者后记; f! k8 k9 \' \
  精彩书摘
8 x. P- \1 u, M8 W$ `: X0 f# q, j  在哲学史里,我们立刻可以看到,如果从一个恰当的观点去看它的题材,它自然会引起我们很大的兴趣,但是即使它的目的被了解错了,它仍然具有它的兴趣。甚且一般人对于哲学和哲学史的目的愈是看错,这种兴趣的程度好像反而愈益增加。因为从哲学史里人们特别可以推出一个足以证明哲学这门科学无用的理由。' G& I/ d0 m+ |7 F* m+ O
  我们必须承认这是一个正当的要求,即对于一种历史,不论它的题材是什么,都应该毫无偏见地陈述事实,不要把它作为工具去达到任何特殊的利益或目的。但是像这样一种空泛的要求对我们并没有多大帮助。因为一门学问的历史必然与我们对于它的概念密切地联系着。根据这概念就可以决定那些对它是最重要最适合目的的材料,并且根据事变对于这概念的关系就可以选择那必须记述的事实,以及把握这些事实的方式和处理这些事实的观点。很可能一个读者依据他所形成的什么是一个真正国家的观念去读某一个国家的政治史,会在这历史里面找不到他所要寻找的东西。在哲学史里尤其是这样,我们可以举出许多哲学史的著述,在那里面我们什么东西都可以找得到,就是找不到我们所了解的哲学。6 G6 t# q& ^# I% y
  在别种历史里,我们对于它们的题材有一个确定的概念,至少对于它们的主要特性我们是有确定概念的。我们知道它们是关于一个特殊国家、特殊民族或人类一般的历史,或知道它们的题材是数学、物理学或艺术、绘画等。但是哲学有一个显著的特点,与别的科学比较起来,也可说是一个缺点,就是我们对于它的本质,对于它应该完成和能够完成的任务,有许多大不相同的看法。如果这个最初的前提,对于历史题材的看法,没有确立起来,那么,历史本身就必然会成为一个游移不定的东西。只有当我们能够提出一个确定的史观时,历史才能得到一贯性,不过由于人们对它的题材有许多不同的看法,这样就很容易引起片面性的责难。
1 k4 Z3 T7 A! E, Z) R! C( p  这个缺点只是由于从外面去考察历史的叙述才产生的。但是却另有一个较大的缺点与它相联结。如果对于哲学有了不同的概念,那就只有真的哲学概念,才能使我们理解那些根据哲学的真概念从事工作的哲学家的著作。因为在思想里,特别在思辨的思想里,把握哲学内容是与仅仅了解文字的文法意义,和仅仅了解它们在表象或感性范围里的意义很不相同的。因此我们可以知道许多哲学家的论断、命题或意见,我们可以很辛勤地去寻求这些意见的根据,或是去推究这些意见的后果,然而我们这样辛勤地所做的一切也许还没有得到主要之点——没有透澈理解那些命题的哲学意义。因此我们并不缺乏卷帙繁多,甚至学问广博的哲学史,在这些哲学史里,他们所费力寻求的关于哲学实质的知识反而没有。这样的哲学史家有点像某些动物,它们听见了音乐中一切的音调,但这些音调的一致性与谐和性,却没有透进它们的头脑。- b- Q6 c! [' i6 r5 Q3 V, R. w* M3 G
  上面所说的这些情况,使得在哲学史里,比在任何别的科学里,更必须先有一个导言,把需要讲述的哲学史的对象首先正确地加以规定。因为假如我们对于一个对象的名字虽很熟悉,但还不知道它的性质,我们怎能开始去研究它呢?像这样搞不清楚哲学的性质就来研究哲学史,除了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凡是遇着有哲学这个名字的东西就去寻求并采取材料外,便没有别的指导原则了。但是事实上如果我们不采取武断的方式,而采取科学的方式去规定哲学的概念,那么,这样一种研究也就是哲学这门科学本身了。因为哲学有这样一种特性,即它的概念只在表面上形成它的开端,只有对于这门科学的整个研究才是它的概念的证明,我们甚至可以说,才是它的概念的发现,而这概念本质上乃是哲学研究的整个过程的结果。8 G5 j$ h; A+ s- o  v9 d
  所以在这个导言里,我们同样地陈述了哲学的概念和哲学史的对象的概念。同时这个导言虽只涉及哲学史,但所说的话也同样适用于哲学本身。在导言里所说的并不是一些已经完成的定论,而只是必须通过研究哲学史本身才可以得到辩护和证明的原则。只有根据这样的看法,这些序言式的说明才可以不被放在武断假定的范畴之内。但是一开始就说出须经长篇证明才可达到的结论,其意义只能在于事先说出这个科学里面最一般性的内容的纲要。这种办法可以帮助我们撇开许多由于人们对哲学史的通常成见所引起的问题和要求。  A& X) ]9 X0 `* z+ b
  ……4 K6 A* R+ D( @$ h$ C  ?
  前言/序言
+ R3 N% `, Z7 l; I  关于哲学史的意义,可以有多方面的看法。如果我们要想把握哲学史的中心意义,我们必须在似乎是过去了的哲学与哲学所达到的现阶段之间的本质上的联系里去寻求。这种联系并不是哲学史里面需要加以考虑的一种外在的观点,而真正是表示了它的内在本性。哲学史里面的事实,和一切别的事实一样,仍继续保持在它们的结果里,但却各在一种特定的方式下产生它们的结果。——这些就是我们在这里需要加以详细讨论的。
& ?, N- b, X7 A4 r/ G. u$ z  哲学史所昭示给我们的,是一系列的高尚的心灵,是许多理性思维的英雄们的展览,他们凭借理性的力量深入事物、自然和心灵的本质——深入上帝的本质,并且为我们赢得最高的珍宝,理性知识的珍宝。因此,哲学史上的事实和活动有这样的特点,即人格和个人的性格并不十分渗入它的内容和实质。与此相反,在政治的历史中,个人凭借他的性情、才能、情感的特点,性格的坚强或软弱,概括点说,凭借他个人之所以为个人的条件,就成为行为和事件的主体。在哲学史里,它归给特殊个人的优点和功绩愈少,而归功于自由的思想或人之所以为人的普遍性格愈多,这种没有特异性的思想本身愈是创造的主体,则哲学史就写得愈好。9 ~1 K' @6 R" R
  这些思想的活动,最初表现为历史的事实,过去的东西,并且好像是在我们的现实以外。但事实上,我们之所以是我们,乃是由于我们有历史,或者说得更确切些,正如在思想史的领域里,过去的东西只是一方面,所以构成我们现在的,那个有共同性和永久性的成分,与我们的历史性也是不可分离地结合着的。我们在现世界所具有的自觉的理性,并不是一下子得来的,也不只是从现在的基础上生长起来的,而是本质上原来就具有的一种遗产,确切点说,乃是一种工作的成果——人类所有过去各时代工作的成果。一如外在生活的技术、技巧与发明的积累,社会团结和政治生活的组织与习惯,乃是思想、发明、需要、困难、不幸、聪明、意志的成果,和过去历史上走在我们前面的先驱者所创获的成果,所以同样在科学里,特别在哲学里,我们必须感谢过去的传统,这传统有如赫尔德所说,通过一切变化的因而过去了的东西,结成一条神圣的链子,把前代的创获给我们保存下来,并传给我们。
5 F; l9 ~' @6 h. \+ N: Y7 O  但这种传统并不仅仅是一个管家婆,只是把她所接受过来的忠实地保存着,然后毫不改变地保持着并传给后代。它也不像自然的过程那样,在它的形态和形式的无限变化与活动里,仍然永远保持其原始的规律,没有进步。这种传统并不是一尊不动的石像,而是生命洋溢的,有如一道洪流,离开它的源头愈远,它就膨胀得愈大。
, H5 r( S7 z, r- T  这个传统的内容是精神的世界所产生出来的,而这普遍的精神并不是老站着不动的。但我们这里所须研究的,主要的也正是这普遍的精神。在个别的国家里,确乎有这样的情形,即它的文化、艺术、科学,简言之,它的整个理智的活动是停滞不进的;譬如中国人也许就是这样,他们两千年以前在各方面就已达到和现在一样的水平。但世界精神并不沉陷在这种没有进展的静止中。单就它的本质看来,它就不是静止的。它的生命就是活动。它的活动以一个现成的材料为前提,它针对着这材料而活动,并且它并不仅是增加一些琐碎的材料,而主要地是予以加工和改造。所以每一世代对科学和对精神方面的创造所产生的成绩,都是全部过去的世代所积累起来的遗产—— 一个神圣的庙宇,在这里面,人类的各民族带着感谢的心情,很乐意地把曾经增进他们生活的东西,和他们在自然和心灵的深处所赢得的东西保存起来。接受这份遗产,同时就是掌握这份遗产。它就构成了每个下一代的灵魂,亦即构成下一代习以为常的实质、原则、成见和财产。同时这样接受来的传统,复被降为一种现成的材料,由精神加以转化。那接受过来的遗产就这样地改变了,而且那经过加工的材料因而就更为丰富,同时也就保存下来了。
9 c7 T4 A8 X" i; R% G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 X! Y0 g8 G% d2 Y$ d
8 A: X5 z$ k# v, V! l8 y) j!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精彩评论8

dcf730318 发表于 2019-7-22 12:04:31 | 显示全部楼层
贺麟全集:哲学史讲演录(4卷) (第11—14卷) 黑格尔8 V: l' p/ Z! }4 ^' a, g
https://www.ynji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928
! f7 C$ O- @+ t( P. J( c3 k/ X(出处: 与你共享高清PDF)
: U: t; a( Z: s$ s7 H  J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liuhui896919 发表于 2019-7-22 14:07:57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多谢,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wowoya 发表于 2021-10-4 16: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好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jgkjgk 发表于 2021-10-6 13:44:10 | 显示全部楼层
66666666666666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jswjyjf 发表于 2023-4-22 08:26:35 | 显示全部楼层
哲学是智慧的明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delious 发表于 2023-4-23 18:47:2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hhe 发表于 2023-6-12 07:0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书大家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songxia911 发表于 2023-7-18 18: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好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懒得打字嘛,点击快捷回复 【回复乱码 永久禁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0

粉丝7

帖子2235

发布主题
推荐素材更多+
广告位

服务电话

15987183307

QQ:1136111231
关注我们 :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经典-文库- 与你共享

Powered by ynjie.com Array© 2001-2013 ynjie.com  滇ICP备19007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