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透过佛法看世界:给寻找答案的人 希阿荣博堪布 (扎西持林丛书)

[复制链接]
  • 地区:中国大陆
  • 格式:PDF
  • 文件大小:6M
  • 时间:
  • 类别:交易心理
  • 价格:1共享币
  • 提示:本站推荐经典投资资料
  编辑推荐3 @: @& i$ q' q" L( u8 l
  当今具影响力的精神导师之一,希阿荣博堪布2014年新力作,献给寻找答案的人——《透过佛法看世界》,一百八十个问题,解答你的人生困惑。透过佛法,与好的自己相遇。
; ]) g6 H$ |4 n/ K8 v9 h4 y; r8 O  由于受到自身视角的限制,我们总是不能很好地与自己相处,与他人相处,持续地感受着焦虑痛苦。希阿荣博堪布以这些具有代表性的烦恼、迷惘为契入点,《透过佛法看世界》从佛法的视角,引领我们重新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 x$ s% A2 W& L: A. T2 c3 w7 r
  在这个技术和生活形态巨变的时代,人们的烦恼也更剧烈,甚至由于困惑和矛盾,陷入抑郁症的阴影。凡是接触过希阿荣博堪布的人,都会被他的笑声和喜乐所感染。《透过佛法看世界》这本书,在字里行间,亦透露出希阿荣博堪布,一位大圆满成就者的慈悲、智慧和自在。1 z9 ?5 Q* R8 R
  内容简介
( ]' M' p% E+ |" b$ e6 c/ H& h  自从《次第花开》问世以来,越来越多的读者开始了解希阿荣博堪布,并通过短信、微博、邮件等方式向堪布提出各种在生活及佛法修行上的疑问,希望得到指导。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人们的常见疑问,因此我们对这些本自独立的问题进行了编辑和归类。" s' I4 [2 l; z. \9 w4 p5 d4 G& |4 `
  《透过佛法看世界》包含七个部分,一百八十余个问题,从不同层面、由浅入深地介绍了佛法的基本见解和修行。书中大部分问答为首次公开发表,以前在媒体采访或通过菩提洲网站发表过的部分内容,这次又作了修改和调整,问题是老问题,回答却有新内容。
# I# |8 H# A7 T( y* `/ M6 I0 ~  Q  辑和第二辑主要阐述佛法能带给人们什么利益,如何从佛法的角度看待平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在第三辑中,围绕有关轮回、因果、苦、慈悲,则更为具体地介绍了佛教在这些方面的基本观点。
) `+ q8 b9 b# Q8 W7 r5 `9 U  第四辑针对已经开始修持佛法的人进行作答,包括如何辨别善知识,如何依止上师,闻思修的内在关系,正念的训练,止观,回向,等等,并特别强调了出离心。" K& J5 B5 {- c0 T$ F% y
  第五辑《死生事大》对学佛者和不学佛者同样重要。因为无论信仰、价值观为何,每个人都不得不面对死和生。既然无可逃避,那么明智的做法就是尽量让自己做好准备。
: Y5 t8 Q; Y3 `7 L. o  第六辑《护生》是有关放生的问答。希阿荣博堪布已经发表的关于放生的文章很多,在这本书里,堪布开示的重点是如何改进放生,做到周到、细致。: A0 Z# r9 C- C8 _0 k& h: i# Z* A
  值得一提的是第七辑《空性》,这是希阿荣博堪布次大篇幅地用汉语讲解佛法的精华所在——般若空性。空性见解甚深微妙,即使只是简单介绍,恐怕也不好懂。堪布在语言上尽可能地使用人们比较熟悉的词汇,但回答问题时所使用的推理、辨析、讲解的方法和模式却是来自传统的佛法教材,从中读者可以领略到佛教逻辑思维的犀利和巧妙。
2 k* N) \8 P/ |* a. L7 i2 r/ w  作者简介  Y7 o$ h3 O0 P7 S$ A: f; w
  希阿荣博堪布,1963年生于德格,幼年即开始跟随家乡寺院的高僧大德修学佛法。二十一岁到世界大的佛学院——喇荣五明佛学院,依止当今藏传佛教宁玛派具影响力的上师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仁波切继续修学佛法。二十四岁,获得堪布学位。之后在五明佛学院传讲显密法要,同时协助法王如意宝管理佛学院各项事务,全力护持四众学员的闻思修行。7 g  ]8 T9 K2 r6 [6 }, H# Y
  堪布还在德格玉隆阔建立了扎西持林闭关院、养老院、医院,并对周边众多寺庙的发展给予护持,支持帮助培养僧才。同时,堪布长期资助众多贫困家庭,解决就医和孩子上学等问题。
* `  O& _9 |. S0 x" O9 t  多年以来,堪布不辞辛劳地赴海内外各地弘扬佛法,倡导放生和其他各类共修活动,以正式授课、现场开示、发表文章等多种形式接引、指导佛弟子闻思修习佛法,深受海内外佛子的尊敬和喜爱。尤其是近年来,堪布大力倡导净土法门,引领有缘众生悉皆发愿往生极乐净土。
- ]6 B+ {+ V  E/ D- B% M% V  堪布对佛法的开示精妙而平实,由其开示、随笔结集出版的《次第花开》、《寂静之道》、《生命这出戏》,自问世以来一直是佛教类书籍中的畅销书。! X3 q& k) g3 a% h1 M! P
  目录/ k! V  a# ~; K6 p6 {. K5 i
  版权信息
" v+ O; a" C9 E6 J  序言 给寻找答案的人
+ L7 |. r( F# k3 w# J  辑一 透过佛法看世界
, N6 J0 R; L5 M" ]) i, D* R7 T$ _  了解自己,了解世界
' K0 k9 K4 r- Q( u  `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G3 N0 e$ G  j/ P! j) @
  同源! x$ Z8 |: `/ I. ], T
  提问之前,先问自己/ O# @$ B; L9 o4 k) M
  人活着
1 a4 M# `6 J+ e2 ^; U- W# e) ?  犹如昨梦+ p) H8 x9 v( e
  拥有一切又如何?
( [0 Z1 b; z- c  智悲是同时生起的
5 X6 G8 P( E- O4 |0 u6 H  十足的好人
% ]9 g0 V' U! ~+ r4 @) S) b6 r  美丽的事物
! U% @% G, ]7 |' D" g" E, N  所以有人天乘
( ^% e. E, `" F3 j) v! g0 c. [  龙树菩萨的比喻8 |$ ]4 \5 U2 y, q4 y" l6 b0 O
  进与退9 ~0 S: U& [. ^8 B& p: s
  爱需要智慧善巧
' [& d* g; P$ f  发心清净能减少伤害
3 c) _6 S: R4 I- H3 g  培养孩子快乐的能力
% Y0 Z0 x4 U( H# L- J  生病了  ]6 {- T- y& G0 A7 y) \
  无限的未知
( K9 N9 Q3 F7 y0 M" k  唯信能入
# f/ \/ D$ R/ B! u3 t  如果心愿没有达成
6 g1 J0 T2 o: b# p# O1 ]1 p  辑二 个人修行与社会生活
+ H4 p. d, m$ s, N: p  尽在缘起中
, n: _' d  r* |& f0 m) o  个人与时代
6 x3 E/ ^& ?; i" k3 k! o* X  自律
' ^6 F6 V4 g9 E! [8 }6 v  从我做起
4 ?( n7 A! X9 S8 Q) N( [  唯有善能制恶+ _5 B# q: [. f0 \
  当学佛成为时尚
1 |- `, f1 r: s& g  {( b. C  戒定慧是佛法修行的全部
0 s" H9 P6 S5 z  学佛的基础
5 M3 T# g# Z; U3 U' {$ e  他自调心,何关汝事?" d: C. _; n+ [& B
  看似普通的生活
0 P3 I0 N2 M) O  吃肉,吃素
2 P8 i* S% C/ p, |' K" [5 s  都修行去了,社会怎么办?6 K1 {/ M9 q/ Y" H
  出家与在家
& r& M4 [9 |! d. D  是逃避责任吗?' {) {" z, K0 b% D& U
  与家人的矛盾5 C% Y' Y; a" ~
  工作与持戒
6 B6 y0 i6 W9 E( k- z  简单生活
$ Y7 X8 l+ b7 ]  辑三 因果苦乐
) G" o; ?# A0 v1 ?$ k2 d  前世和昨天& ?0 y) ]2 V9 t) F1 }! l
  上一世的价值, G* W% _/ Z& h$ F$ b' ~6 ]
  跨越时空的因果
% x3 \  R! o  N8 O6 [  不是同样的水,也不是别的河* ~( a  c4 B1 Z# @0 x7 ~. z
  箭头指向未来的自己
8 j8 I* I* L, [  菩萨保佑
3 u' f5 _9 ?# T$ w  好人为何遭殃?/ e1 d+ T6 ?' a% L9 {0 [, D; y$ u
  戒后3 w; k% E+ z$ ~3 K8 A' j
  此乃苦,汝当知
: P8 v7 G% e* T% ]2 |  苦从何来?* F( U/ j" |, |' [
  违缘( b% U' l/ C/ E, N- ?2 j
  关于生命的幸福和快乐! Z/ E4 ~; R6 K" z1 l
  如果只有一杯水, K: U5 b) y+ [6 X3 |  U' ^
  善良是没有伤害之心* e' N7 \$ i% J) R; F. Q8 `
  慈悲心的训练
$ s' R" {, I7 L% {* r  柔和是一种力量3 z, R0 j& e/ ?& C9 u
  自己先安静下来( a; V. X4 n; p' r
  辑四 依止上师与闻思修' M5 b# [6 }! ?; {3 |0 o4 p
  功德之源
. C) ?9 v7 `0 `( V  G2 L  寻找善知识5 N" ?5 I2 _+ I: v" i8 ^. w5 z
  金刚上师
: K- K& @# E5 z1 o7 y- l/ `0 j9 i  上师与弟子3 Y" }9 I$ w+ f' @8 O, {$ l
  依赖上师和没有主见( b( y8 Q/ A, u7 _  r; |
  瑜伽士
# D  y0 X) e# o4 L0 v  祖古
4 G. G: k6 P7 ~  次第而行0 {; x" H/ i2 y& Y. {# z
  闻思修! M2 [9 c4 ^. m9 F8 p" r" ]1 i. ^
  读书,静坐
2 `/ S" F% a! k/ @* q0 R  阅经. R2 s: ?2 W) I
  行持善法6 O/ d! G' ~4 Z% }
  嗔恨贪执生起时
+ y: a$ Y* r: }: s  正念法门5 z4 I" W% ~+ j' b$ e, A
  止观' }' e7 z& C' Z. Y% S$ P
  八关斋戒- q# o7 p4 J9 {
  诵念经文* P$ _' @( I  C; k4 [& M% m% o8 J
  专注于自己的修行9 L% w. T  T( k  A. _& L2 U
  闭关8 m; K- }  Y& x! V
  你愿意放弃吗?
( i" x; ?( C9 f& h  w$ G) G7 `7 K8 C  放弃,积累" s. v8 L) k( X# X5 l2 E0 |" x# G4 V6 B
  辑五 死生事大
- w9 s/ b6 \9 ~  修行者的死亡+ U6 b9 b3 D, b' q
  生死无憾
. z5 `* n$ }4 Y' W+ n* H  O5 l  简单的临终引导
! w8 c4 F+ F6 Z9 |- G  死生与共
5 }, a" N3 E3 d9 o' D5 D  带上我的祝福去他生来世* G2 _+ M) m9 ~, a$ f' \
  净业之因5 V; @. R  c3 x! f# h: N
  心的保护者
* ~( H. t4 N/ F3 r4 v7 M  花开见佛
5 F) X: d0 l+ ], h9 q# v  以火烧木,木尽火灭
" _) @  w7 |( `  k  k: e! \  横出三界3 M# G4 Y, A, U
  自有缚无法解他缚
9 a  C7 x3 L9 s$ P- y  空与净土
- _8 X6 |5 ?- w+ u  以楔出楔$ o) g: _9 w6 g2 B6 E2 @: O
  念佛圆通3 N6 @! G3 I6 Q
  辑六 护生4 P, w) H; w) c  k7 F+ S
  我们是平等的4 D& i+ B( B. H5 B
  最珍惜的莫过于生命# L5 H5 `. `* o3 d7 r8 g8 W
  哪怕救度一个生命也是有意义的5 k) G* \2 y3 ]) n) y
  尽己所能7 K, \" M$ T- g; B; T( E% @! R4 b
  解脱的种子
' G4 p4 K& p; q& x  共修放生
/ s) w$ E' J5 u- A% l1 Q  吃素与放生+ G0 v4 h- C" d9 Z" v; }6 N: r9 |- z
  辑七 空性
/ U* U5 H' w$ u. N  空性# R0 Y, `( A9 J8 H8 [
  墙、鹰、风幡
1 B( Q3 d' }2 L$ p  大千世界. Y) P, P4 X: I  _" e% `
  梦和醒' ^3 Z. G* i, u4 @5 }" _
  佛的三身' z! f# T( X% f3 J$ Q- D
  如果没有分别心  `/ D5 T9 I" t9 a4 _6 r
  空性和虚妄9 ~, L* q( b6 Y' e. z; I/ _
  看到的是什么?! e/ y$ l0 j; Y& W
  不二、无生
4 a3 S2 B) h! F: g4 ~  无欺的痛苦也是虚妄的' B5 A% |, L  N1 o( a  S; Q1 [
  放下执著和发大愿
. R% u+ u' z' }: R$ G& L  见解和行为, N+ u" E& h* q( L% s
  可以选择其它法门6 R# ]& d8 N* o0 x
  媒体评论
; B/ r$ A6 Z1 q; o% s4 N) d  ★“通过这本书,突然发现自己和这个世界有那么多的误解,我次开始慈悲自己。”& ^1 D) K4 [9 ?. @
  ——著名传媒人士,主持人,和晶女士7 P$ k8 _1 \. A, |) c+ o1 H
  ★我本俗人,但对于当下佛门的学问僧,素有几分敬意。因为,学问僧的修行是认真的,不是神马,也不是浮云。藏传佛教一直有自己的坚持和坚守,我曾经到海拔四千多米的青海玉树,那里的学问僧,以及很多出家人,都非常善良、慈悲、宽厚,似乎在修行和探究、研修佛法方面也有诸多心得。希阿荣博堪布,应属于学问僧。《透过佛法看世界》这本书,不仅传授了佛法的见解、修行次第和方法,也包括了很多最基本的做人做事的道理。像他这样的学问僧,这样的循循善诱,苦口婆心,总是好的。推荐这样的学问,我是真心乐意的,充满欢喜心。5 q; p4 S/ L# A4 x. ~9 _1 b1 w
  ——杨锦麟(时事评论员、著名专栏作家)写于甲午仲秋★我非佛徒,但佛的智慧,佛的自在,佛的喜乐,却常常指引我,在每个经意不经意的细节里,滋养我,祝福我。《透过佛法看世界》带给我的不是文字上的惊喜,也没有突如其来的震颤,而是平静,平静的哲学和平静本身。世界最初和最后的答案都藏在这里,无关气候,波澜不兴。
4 @5 |8 f2 w" w9 J6 B3 z+ L1 L  ——著名作家、编剧麦家/ L/ \8 R0 J7 x! L6 s" T
  ★有人问希阿荣博堪布,“人活着,目的或者价值应该是什么?”堪布答,“我觉得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不能被告知的,应该自己去思考、体悟。”在最近出版的《透过佛法看世界》一书中,希阿荣博以充满机锋的语言一层层剥开“生命的洋葱”。
% l) C: [% H/ I7 L& O- I# X/ q$ r  ——吴晓波(著名财经作家)% r+ P# D6 ^7 |# G+ P
  前言
. c8 X+ g  k- `* {5 y- s) p  t  给寻找答案的人6 T, V) t! `+ \4 a: k  ?9 ^
  心灵的安顿和自由是人人渴望的,但是,我们在追求这安顿和自由的过程中,往往被自身的矛盾所限制。缺乏对自己的了解,令我们总是处在困惑和痛苦之中。
/ q- [& w6 s. N$ \; \  有人说,佛法似乎总是在强调苦,苦苦、变苦、行苦,那么关于人生的幸福和快乐,佛法是怎样看待的呢?其实,佛法也讲幸福快乐,但强调通过见、修、行去实现真正持久的幸福。: v$ \' B# C2 T: p" f' O
  见,指佛法对于人、事、万物的见解,比如无常、无我、苦、空、因果、缘起等。1 o0 _0 j- [6 B
  修,指依照系统的方法和次第把以上见解内化为自己的体悟,亲身去勘验、证明佛法的正见。
$ o3 g4 |% A- ], Q+ D! ]( U  行,指把亲自体验和证明到的应用、融入到生活中,通过帮助、分享、分担、自律,通过关爱、贡献、耐心、善巧,去进一步体会和表现生命与生命间的联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行愿”。
% {- b- T0 w  @. Z4 k# G) r  对许多人而言,佛法不仅意味着一种精神依托,更重要的是它提供宽广而有深度的视角,让人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了解世界,而这份了解将最终带来平静和喜乐。
9 C( q; S) V5 I  这本有关佛法的问答集,汇总了近年来由口头、邮件、短信、微博等方式向我提出来的五花八门的问题。提问者的背景、兴趣各不相同,但他们的问题却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人们对于佛法见、修、行的常见疑问,因此我们对这些本自独立的问题进行了编辑和归类,整理成书,希望能在解答疑问的同时,帮助读者初步了解佛法的见解、修行次第和方法。0 l, r! r) Z) V6 T; C) S9 l8 r
  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这本问答集的读者能够把这次阅读当成自我省思的开始,结合自身的困惑和问题,去思考、辨析、体验,而不要仅仅满足于被告知。
3 O- m$ Q9 m# _; Y. a3 ]  这本书包含七个部分,共一百八十余个问题,从不同层面、由浅入深地介绍了佛法的基本见解和修行。, Z' P8 z* M* G- M- K+ }5 `
  第一辑和第二辑主要讲佛法能带给我们什么,以及如何从佛法的角度去看待平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我们介绍了佛教的缘起观,探讨了佛法的入世与出世,完善的人格对于学佛的重要性,戒、定、慧,以及个人的修行与工作、家庭和社会生活的关系。1 e8 }) r! R# i- _
  提问者多是对佛法感兴趣或者刚刚进入佛门,却不太了解佛法,对生活有诸多疑问,希望从佛法中寻找参考或答案,因此在这部分章节中,我尽量使用通俗易懂、贴近日常生活的语言和表达方式来回答问题。
1 B( d  N7 [3 ?: I" q3 }+ }. F  在第三辑中,我们围绕有关轮回、因果、苦、慈悲的提问,更为具体地介绍了佛教在这些方面的基本观点。+ }! N5 O3 h( V. D$ a5 O$ D7 o: H
  第四辑“依止上师与闻思修”谈到修行的问题,包括如何辨别善知识,如何依止上师,闻思修的内在关系,正念的训l练、止观、回向等等。
  ~$ i) W+ n: z/ J0 R/ u/ O; d  这部分的提问仍然是五花八门,提问者也不全是认真想修行的,但我的回答却主要是针对修行者,所以特别强调了出离。
" ^, w8 a/ Q' a; }9 U  没有出离心;没有具德上师指导,只靠自己看书来获得知识,并把知识同见解混淆起来,把见解同修持混淆起来:不注重上座禅修,认为修行只是修心……这些比较常见的问题阻碍着人们更多地从佛法中受益。
+ u4 n* k; \4 b5 Z- n  第五辑“死生事大”主要谈到修行者如何面对死亡,怎样帮助病人、临终者和逝者,往生净土的因缘,等等。
) g6 W1 C, s3 @  无论信仰、价值观为何,每个人都不得不面对死和生。既然无可逃避,那么明智的做法就是尽量让自己做好准备,所以这~部分的内容对学佛者和不学佛者同样重要。我在此处介绍了中阴修法、简单的临终引导、超度,以及净土法门。4 u$ a# O7 W0 X; `& h! A
  第六辑“护生”是有关放生的问答。现在,社会上关于放生的疑问不少。放生是否有必要,已经成为一个争论的焦点。但是,我在这一辑中并没有太多回答有关放生必要性的问题,而是把重点放在如何改进放生的过程上,原因是:首先,那些争论表面上看是关于动物的放生,它是不是合理,会不会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不便,等等,更深层次上,这种争论和质疑反映的是对生命的基本态度,什么样的生命优越、更有特权,什么样的生命低贱、应该被利用和为高级的生命让步。然而,对生命缺乏最基本的尊重和关怀,正是现在诸多社会和个人问题的根源。人们需要换一个角度,重新思考生命的平等这样的问题了。其次,大乘佛教的核心是饶益众生,一切修行都是围绕这个展开,而放生是爱护生命的最为直接的一种表现,所以作为佛教徒,应考虑的不是要不要放生,而是如何让放生在最大程度上给自他、社会和环境带来益处。
& t: n* c% j) |6 I) \  放生,无论是大规模还是小规模,无论在何时何地,无论由谁来做,都是值得随喜的善行,某些放生的行为也的确有改进的空间,让我们一起努力把放生做得更好,而不是因噎废食。
. E% s2 D6 _) o8 M( k, n5 c7 C  第七辑“空性”介绍的是佛法的精华——般若空性。空性的话题,有些人很忌讳,不理解也不打算接受,另一些人却很喜欢谈论,而仅仅止于谈论。这两种态度都无法让人真正修学般若空性。" O: X0 U6 [# e5 G: D! Q
  证悟空性的智慧虽说是我们自家的宝贝,不待外求,但是没有闻思修的铺垫启发,智慧是很难显发出来的。所以我在全书的最后,在大家对佛法的基本见解和修行有所了解和体会之后,再讲般若空性。
" i' ~- J% n0 x$ o% v  空性见解甚深微妙,即使只是简单的介绍,恐怕也不是很好懂。考虑到文章的可读性,我尽可能地使用大家比较熟悉的日常词汇,但其中推理、辨析、讲解的方法和模式却是来自传统的佛法教材,比如《中论》《入中论》《入行论》《定解宝灯论》《醒梦辩论歌》等。
% ^9 G8 S6 k' |4 U  我们可以通过言语、概念、分别心去初步地理解空性,不过要记住:这些只是路标,是指月的手指,顺着它或许可以到达目的地,可以看见月亮,但是路标、手指本身并不是目的地和月亮。
" S3 ~) A' |; p& R8 X$ V  书中大部分问答为首次公开发表。以前曾在书报、期刊或网络上发表过的部分内容,这次编入本书时,又做了修改和调整,所以问题虽然还是老问题,回答却有新内容。  ?( }" b  }8 B  J
  为了方便读者查找和阅读,我们还专门添加了小标题。每个问答既自成一体,又与前后的问答有呼应和关联。
6 Q  E/ C. G8 s  希望这种安排能让阅读更加自由轻松。7 C5 l  J0 V3 ]" l1 o# _! T, d, n/ `
  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上师的加持给了我源源不断的灵感和勇气。感恩我的根本上师法王如意宝!由于我个人的能力有限,书中难免有错误和疏漏之处,为此我至诚地向传承上师、诸佛菩萨忏悔,请求你们的原谅。
. {  f' u4 ^, R/ D3 o# a' g6 L  我还要在此衷心感谢几个月以来无私地贡献时间和精力,为我收集、编辑资料、帮助整理文字的各位道友!你们的智慧和努力为这本书增添了光彩。- L0 q0 @8 @6 d- I9 \6 d; P
  感谢提问者善巧地给了我解释佛法的机会!希望这本书能够给读者带来些许欢喜和启发,也期待诸位善知识的批评指正。( o$ S: j( x- h: y) g$ Y( q- x
  愿正法广弘,众生安乐!3 }  c) A7 O4 _7 ]1 s8 K
  希阿荣博于藏历木马年神变月(2014年3月)6 Q) I  B4 F6 j7 L5 G! Z
  精彩书摘
- |$ S/ Y% h6 O7 n- r. P6 O' Z. T  壹.了解自己,了解世界
8 u4 }6 f9 ^& ~1 N# f  问:现在的社会,往往是狭隘极端的意见容易博取掌声,反倒客观、冷静的观点少人问津,好像正确的见地不再受到关心,在这个哗众取宠的时代里,学佛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看待这个世界吗?
! O, j* H: x0 U5 u3 @6 \! y  答:学佛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看待世界。) x. O6 y$ j4 D3 Y
  我们对世界的认识由于受到自身视角的限制,往往是不全面、不准确的,而这种片面、有偏差的认识决定着我们对人对事的态度,所以我们总是不能很好地与人、与周遭环境相处,并为此而持续地感受着焦虑痛苦。# B5 u# R5 {/ Y
  佛陀当年初次给弟子们讲法,首先就是教大家去认识、体会生活中无所不在的缺憾、局限和矛盾,去看我们自身、我们与世界之间是怎样冲突不断、苦恼重重的,而这一切的背后是我们错误的态度和见地,我们想拥有怕失去,我们为了自保而侵犯、攻击、抗拒,我们认为现象是孤立的,人我之间是界限分明的,自我是不容置疑的存在并且永远需要摆在一切考虑的中心,而事实上,事物包括我们自己在内都是无常的,没有什么能真正被保有,因而我们的抗拒、担忧乃至种种极端的情绪只是增加不必要的苦恼而已。如果能改变态度、澄清误解,那么不仅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会更准确、完整,更重要的是,我们将因此而更快乐、更自在地生活。6 }; G' N0 V& |( o0 V  r
  佛法是很务实的,建立正确的见地,调整态度和方式,不是为了单纯的满足求知欲,以及获得认同和赞许,我们这样做主要是为了止息烦恼,获得安乐。
/ {: {3 Q+ w+ |9 r  v! \  佛法中有系统完整的方法指导我们一步步突破自身的局限,扩大视野。学佛给我们更宽广的视角去看世间万象。宽广的视角在佛教中称为智慧。. d) j2 G  N. R. q% [
  视野宽了,就知道眼前这一事一物没有哪个是孤立存在的,它必有它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在时间和空间上,各各不同的事物、现象之间其实都千丝万缕地联系着。当你想把所有矛盾和问题都归咎到某一个人某一件事上时,你会发现这样做很难。当你看见别人这样做时,你也能理解那种极端和狭隘是多么复杂的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家庭背景、社会环境、个人性格、业因果等等,而这其中的每一项又是由众多因素构建促成的,如此可以无穷解析下去。$ v3 }: U0 ?8 f
  有了这份了解,我们会变得宽容,因为即使是一个可恶的人,一件不合理的事,这可恶、不合理也是由许许多多的人和事共同造成的。反过来,由于知道有数不清的条件影响、限制、造就着人的思想言行,我们能更深切地体会到为人的不由自主和因此而感受的痛苦,悲悯之心便油然而生。. C) q# u  i5 M) F7 R: m$ @( x& g
  在佛法中,智慧和慈悲是一体的。智慧使我们的眼界和胸怀都更深广,慈悲使我们通过关爱、分享和分担,通过淡化人我界分,逐渐体会无我教法的精髓,而这些都能增强我们的幸福感。智慧和慈悲是佛法的核心,也与我们每个人的幸福密切相关。
9 y/ x+ h) Y  [* K  学佛不是要让你的洞察力和行动力越来越弱,相反,佛法的闻思修使你能更敏锐深刻地看到问题,只是你不再像以前那样轻易就随之陷入憎恶、愤怒、怀疑、失望、爱贪等狭隘、极端而肤浅的情绪中。你的视角更宽广了,所以理解、宽容、悲悯。) Q5 g) M# b5 Z! L4 _) z
  贰.提问之前,先问自己
2 u1 ^$ }, L* y3 s  E& X* v  问:我们究竟是从佛那里找寻到内心的力量,还是在寻求庇佑,诉求各自的欲望?
$ N% t$ S! a  j' i  答:在问“佛法能给我什么”之前,应该先问自己:“我想从佛法中得到什么?”
* m. q% A' j: u+ `) K  人们的出发点各不相同,但总不出以下三类:希望生活安稳快乐,事业发达,家庭幸福等等;希望从根本上摆脱人生的烦恼痛苦,实现心灵的自由解脱;希望获得圆满的智慧,以更好地帮助众生。" n: \5 T: o5 u
  绝大多数人都在第一类中,然而想福寿如意也绝非易事,因为实现这个目标的条件是你需要诚心正意、断恶行善。佛教中的人天乘便是教人们如何做一个善良正直有德行的人,在世俗社会中如何立己。  R5 U4 z0 ~" a# H% ?6 K/ W( y
  另一些人的志向却不同,他们愿意疏离世俗社会,放弃世俗社会的财富和享受,而专注于对治自身的烦恼,寻求个人的解脱。他们能够从佛教的声缘乘中获得指导和帮助。  T: g# F9 h& a0 v7 L
  还有一些人,希望所有众生都没有痛苦,常在安乐中。他们需要努力断除自身的烦恼和执着,并具备深广的智慧和善巧,才能够真正如愿地帮助其他众生。这种智慧和善巧在佛教的菩萨乘中有广泛的教导。9 V# D" W2 _9 G3 M' O
  从佛法中能得到什么,首先取决于你自己的发心(也就是根本的动机),然后就看你能在多大程度上把佛法落实到自己身上了。$ L3 {- U7 Y8 B, v" z  B# X
  叁.都修行去了,社会怎么办?( }9 G' c3 U# B; i) i& j, I) }
  问:佛教作为从印度传过来的宗教,和中国传统的道家、儒家是不是有冲突?比如儒家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佛教出家人自然就不能结婚生子,这个矛盾该如何解释?
0 f4 R8 J4 C( X) r( i  答:是不是真有这样的矛盾存在呢?佛教不强制要求所有信众都出家,佛陀的四众弟子既包括出家众也包括在家众。尤其现在,在家学佛的人很多,除佛弟子的身份外,他们同时还是子女、父母、兄弟姐妹,以及职员、商人等等,可以说遍布各行各业。他们把佛陀的教法应用到生活中,为家庭和社会的建设贡献积极的力量。# X; e* j! _1 t+ O- b
  具体到个人,是否出家,是否结婚生子,都要看因缘。没出家的人,不结婚、不生子的也很多。结婚生子后再出家的人也有。其实没有纯粹偶然的事情。很多事,看似偶然,实际前因早就在那儿,只是伏笔千里,你看不出来罢了。有的人有出家的因缘,因缘成熟,他就出家了,其他人拦也是拦不住的。有的人没有子女缘,跟他信什么没关系。" F  [+ D9 E& L* |9 z
  儒释道三家在中国并存了几千年,说明它们之间虽有不同,却并非水火不容,且正是因为众生根机不同,三家各有侧重,应机教化,才使社会不同阶层、不同集体及个人的精神、道德、情感等等需求得到满足。
% f" M! k. v( V9 E! S; R0 z; b  问:我一直在思考如果大家都去修行,那我们的社会会变成什么样,谁还来生产?社会还如何按照我们常态理解的去进步?这是我一直困惑的地方。
0 g1 W+ F( n! m, n/ I: f: \  答:佛教修行有出家、在家两种。佛教讲因缘,出家有出家的因缘,不是所有人都具足出家的因缘,所以佛教不会要求所有人都出家。事实上也不会出现所有人都出家的情况。佛教传入中国近两千年,历史上从未有过全民出家修行的时期,在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越来越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就更不太可能出现这种情况了,因此你不用担心。
" x6 `/ \3 g4 g8 f; i- ]) U  在家居士可以在修行的同时兼顾自己的社会、家庭角色。如果一个社会里大多数成员都相信因果,去恶行善,有精神信仰,那么社会会更加和谐。
. {  a* k) v$ Y4 x; N3 O1 E  在有佛教信仰传统的地区,社会并没有因为民众信佛而停止向前发展。我们甚至可以说,在这些地区,发展更具有可持续性。因为佛法的熏陶,人们少欲知足,尊重生命,爱惜资源和环境,不会为了满足自己无止境的物欲需求而过度开发,不为自身和其他众生的将来考虑。
' s3 B  l7 b" ]/ E3 I  其实,关于什么是发展,什么是社会进步,现在人们的观念已经在改变。人们逐渐意识到生产劳动、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是改善全民福祉,让全社会的人过上幸福安乐、有保障、有尊严的生活,这其中包括物质上的丰足,也包括精神上的充实。在一个只追求物质生产而忽略精神探索和修养的环境中,人们恐怕很难获得持久的安乐。6 J9 a8 E! O6 v  y# z3 [
  由于个人的情况不同,每个人为社会做贡献的方式也不一样。有些人通过体力劳动,有些人通过脑力劳动,有为社会创造有形财富的,也有创造文学、艺术等作品为人类留下精神财富的,有修桥修路的,也有专门追拍龙卷风的。你不能仅以物质化的标准去判断谁对人类进步的贡献更大。" Q1 g8 D8 A& N  d- S" T+ M% O
  肆.跨越时空的因果/ v/ O$ H7 w2 {0 U9 F# _
  问:跨越时空的因果对现世有什么意义?如何起到断恶行善的警示?/ ?; l2 `: X$ e6 j
  答:严格说来,因果都是跨越时空的,因与果不可能出现在同一时空点上。时空的间隔有长短远近之分,而这长短远近没有绝对,是因人而异的。超出了某些人接受和认知范围的事物,可能对另一些视野更广阔的人来说,是完全可以理解和接受,并能从中得到启发、借鉴的。
$ S& I8 Y6 P% k  比如,只关注眼前的人,你跟他讲历史、讲未来,他会觉得那些与他目前正在做的事没什么关系,考虑那些没多大意义。可是稍有远见的人就会懂得:“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过去发生的事会告诉我们事物发展兴衰的规律,并预示事态变化的趋势;考虑未来,可使我们以更具持续性的方式去做事,而不至于急功近利,路越走越窄。
; W; E* Y* M7 p0 I6 p% J: j  “跨越时空的因果”对现世有什么意义?这取决于众生各自的智慧和福报。对一只朝生暮死的昆虫来说,隔夜就是隔世,它很难明白昨日种种与今日种种之间的联系和延续;它不知道它那一天的生命与整个自然界的发展变化、与整个生物进化史都密切关联。但对人来说,明白这一点是很容易的,因为人的福报和视野比昆虫大。如果虫子说:“没有昨天也没有明天,今天的太阳落山后就再不会升起来。”人类听了,一定会发笑。同样的,若智慧和福报超过一般人,就能知晓过去将来,知道因果在较长时空跨度里的演变过程。
8 U8 w) n1 g5 }  凡夫受因果律支配,却因为不能现量了知因果而常常疏忽、懈怠。地上菩萨出定时也在现象的缘起法中,由于菩萨以入定智慧之力在出定时能基本现量了知何因感何果,因而菩萨不昧因果,详细取舍因果,精进地行持六度万行。所谓“菩萨畏因,众生畏果”,正是如此。, c6 o8 x4 U% R. y
  问:因果不虚,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我相信,可真有来世吗?
+ S' j- C; q+ f9 }5 L  答:如果相信因果不虚,就该相信有来世。当一期生命结束时,若就此断灭,没有来世,那么未了的因果怎么办?若说因果也随之断灭,岂不是有因无果,又怎能说因果不虚呢?7 l/ @) E7 j& [% Y
  问:如果有轮回,为什么世界比以前多了那么多人口?多出来的那些是哪里来的?* Y" G+ h% _/ _& x" A6 x) C
  答:佛教的轮回讲的是六道轮回,众生跟随业力在天道、阿修罗道、人道、旁生道、饿鬼道、地狱之间生死流转,不是只在人道循环。其他道的众生在耗尽福报或偿尽业报之后,会堕落或上升到人道来;而人在一期生命结束后,也会随善恶果报或升天或堕入三恶道或继续投生人道。
; t( t3 h" D, X% Y
游客,本下载内容需要支付1共享币,购买后显示下载链接立即支付

. D) M  J; K; |. {
; y( j% [/ x8 ~' x6 v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懒得打字嘛,点击快捷回复 【回复乱码 永久禁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0

粉丝7

帖子2233

发布主题
推荐素材更多+
广告位

服务电话

15987183307

QQ:1136111231
关注我们 :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经典-文库- 与你共享

Powered by ynjie.com Array© 2001-2013 ynjie.com  滇ICP备19007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