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绿色建筑节能工程技术丛书 绿色建筑节能工程设计

[复制链接]
  • 地区:中国大陆
  • 格式:PDF
  • 文件大小:120M
  • 时间:
  • 类别:学习
  • 价格:10共享币
  • 提示:本站推荐经典投资资料
  编辑推荐
% P6 H  _0 ^: W+ {& a* [$ O- r" h( P  (1)针对性,本书主要介绍建筑工程节能基本知识及节能技术,对建筑节能的推广和应用起到较大的作用。特别是重点介绍了建筑工程相关分部工程节能设计、施工、检测和监理的方法和要求,使绿色建筑节能工程的规划、设计人员对节能工程的设计原则、方法和途径更加明确、更加具体,具有非常明确的针对性。( B1 \; N0 ^# z0 q, Y2 L: C6 R
  (2)应用性,提高应用性是本套丛书的明显特点,编写的内容特别注重提出在建筑工程节能工程中常遇到的技术问题,真正帮助技术人员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尤其是使本专业的技术人员能照着规范中的标准要求进行操作,即可达到设计要求和现行规范的要求,旨可提高其技术的应用性。
! J9 Y7 G8 d7 M  (3)先进性,本套书采用国家现行的有关建筑节能的国家和行业标准和相关技术规范进行编写的,具有明显的先进性。
  C$ I. e  ?# w3 d$ V# H" K9 \  内容简介
0 [4 m7 e: |* C4 E: F% F  本书以《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含光盘)》(JGJ 26—2010)、《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134—2010)、《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75—201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15)、《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2010)、《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JGJ/T 132—2009)、《公共建筑节能检测标准》(JGJ/T 177—2009)和《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411—2007)等现行国家或行业标准为依据,比较系统地介绍了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概述、建筑规划设计中的节能技术、建筑节能设计原理、建筑单体节能设计、供热采暖节能设计、空调系统节能设计、建筑遮阳设计、建筑采光与照明节能设计、建筑设计中可再生能源利用等内容。8 ^# v, o8 m3 B- F
  本书重点突出、内容丰富、结构严谨、针对性强,可作为从事建筑节能工程规划、设计人员的技术参考书,也可作为高等学校建筑工程及相关专业学生的辅助教材。1 c0 i- P9 T8 O2 w
  作者简介
1 }! |4 `! m# _8 S$ D8 k5 }  李继业,山东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原校长助理、水利土,李继业教授多年来一直从事建筑工程、装饰工程、水利工程和公路工程的《建筑材料》、《工程施工技术》和《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方面的教学工作,曾编写《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建筑装饰材料》、《装饰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建筑装饰施工技术》、《道路建筑材料》等教材。
8 A" W" Z  D$ R' q  目录5 X+ t( _2 o- c; @8 A" ]2 b
  第一章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概述/001
0 r3 r) V4 ]$ X8 Y  第一节绿色建筑节能基础知识/001
6 r1 _( H+ n, m  一、建筑节能的定义和内涵/002
9 F4 s0 j7 ~( l3 }7 d* H* L9 J  二、建筑节能的特征及范围/002/ j& U' ^  W- Y4 ^. q: t
  三、建筑节能概念的链接/0046 x6 O8 ~' _& e% `( R
  四、建筑节能设计中常用术语/005( J6 ~1 u+ R3 i* u
  五、“十三五”建筑节能目标/007" A, \$ z/ k( B6 i$ W9 B; B& M
  第二节建筑节能设计重要性/008
# F; _& Z# P3 S0 @% o3 l& ^& `  一、建筑节能设计是大气环境保护的需要/008
6 j3 I  N! I9 ?  二、建筑节能设计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009
6 \/ q1 K5 P# J# y& q- G" l1 i  三、建筑节能设计是改善室内热环境的需要/009
: I% I4 p4 ?! P' R+ Z  四、建筑节能将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009
3 a7 ?. h% p6 y3 w/ p/ t  第三节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措施/010% z. F4 V/ p, `0 n; V
  一、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010
3 \" c, _" ^# L- C  g: v* x- p* ^  二、绿色建筑照明的设计/010
0 i; P) n" W+ @3 L. V2 Q1 F( K1 l  三、绿色建筑节能构造设计/011
  E' z. e* J* K; ~& X  四、科学设计建筑的朝向/0112 e; l0 l* v8 g0 z3 o
  五、窗的设计方法/012
0 r) B) u' D! T  六、阳台的设计技术/012
, ^/ Z0 I) `! N# D6 m  第四节实现绿色建筑节能潜力/0137 }6 T) h5 G" h/ K
  一、北方地区城镇供热计量改革/013/ R* ^! ^( U3 V# c+ z* X  s7 O
  二、新建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执行/013! {9 v. ^7 Z" B4 ?- [
  三、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014
8 |' f& K6 }/ {8 n  四、推广住宅全装修和装配式施工/014
$ C! ~) Y- D& O) }0 w) R  五、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014- D; d9 v  }8 x8 G! I+ n
  六、绿色建筑的示范推广/015
5 ~0 l1 g$ S: J7 E/ ?3 y  第五节绿色建筑节能设计要求/015& F& @' E: f' O
  一、整体及外部环境的设计要求/015
% _3 L8 I2 N* c6 n0 ]- Z, I  二、建筑单体的节能设计要求/0177 k5 r% W% c" ?2 A0 e, K) e$ ?
  三、绿色建筑的设计对策/018
1 t- b/ c; J( o  第六节绿色建筑节能工作要点/0194 r- v9 x5 n% R' q
  一、建筑规划与节能设计要点/019# n: U5 |# a9 B  ?# K* a( ]
  二、建筑单体通风与节能设计要点/020
. w1 B  L) b5 E: K  三、建筑外遮阳运用与节能设计要点/021
" X4 @$ Q$ ~+ L6 e# J  四、热桥问题与节能设计要点/022
$ U: W( e& u! h  第七节绿色建筑节能基本途径/023
; q/ C& A3 J$ V9 j( K& N  一、建筑设计中建筑节能的基本途径/023: s2 A# e3 U: Y* t% Q; j  B
  二、住宅建筑中节能设计的应用/024+ v/ I) N% ]! W/ \% ]
  第二章建筑节能设计要求/027
* d& Q: B$ W: j. T7 F8 V  第一节绿色住宅建筑能耗分析/028# ~, _& r* k5 r
  一、建筑体形系数对能耗的影响/0281 t7 a+ R# P3 Z" U  P. M0 p
  二、建筑朝向对能耗的影响/034
6 Y% Q) a% S$ @" G9 E9 |$ e  三、窗墙比对能耗的影响/038
& C' X! S8 A7 }! v( P  第二节绿色建筑室外计算参数/040
1 p# u5 _3 q& T  一、围护结构冬季室外计算温度的确定/040
$ W% D5 C. ^+ `' K: y' a% K  二、围护结构夏季室外计算温度的确定/040
7 V( y9 b0 s) o; w* v  三、夏季太阳辐射照度的取值/041
; A2 D% o, A0 U3 B5 \  第三节建筑室内热环境设计指标/044
4 N$ r7 I! T: U# }& ^* P  一、居住建筑室内热环境设计指标/044
- ~% N( z9 g/ `/ U3 Z  二、公共建筑室内热环境和建筑节能设计指标/049# _- `+ ~& X, E& Q2 k- N
  第四节建筑和建筑热工节能设计/0514 m$ P! C1 j$ H7 X$ u# E
  一、建筑热工设计分区及设计要求/051
; N( n2 F9 Z: d' x9 r$ ?  二、建筑物热工设计要求/0529 x% N* M3 l5 a2 t0 d% G
  三、不同热工分区建筑节能设计原理/053" D" d. }4 j3 N$ M6 p* W" ~) F
  第五节绿色建筑围护结构保温设计/057( b+ L+ H; M+ p- v
  一、围护结构最小传热阻的确定/058
( I# h! y+ V& h4 I6 z3 K. X  二、建筑围护结构保温措施/059
0 O6 w* M# @3 V; B" S  三、热桥部位内表面温度验算及保温措施/060! C, c8 d! c+ w$ k8 H: T. h
  四、采暖建筑地面的热工要求/060
2 M7 ^# z5 d# q2 |  N7 t  五、窗户保温性能、气密性和面积的规定/061) D8 ~& f0 S  B$ f3 n6 w
  第六节绿色建筑围护结构隔热设计/064
$ \7 V# a) X' R8 m0 }5 I2 [  一、围护结构隔热设计要求/064
0 W+ W  @) w' Y1 H6 l3 ]+ t4 Q2 d/ I  二、围护结构隔热措施/066" `, E* v* L: Q$ {* P5 P, l8 j) n
  第七节采暖建筑围护结构防潮设计/068
1 l) U6 D, ~% n' ~, l4 @0 S  一、围护结构防潮的重要性/068
! r, i9 e6 K/ c1 U6 j  二、围护结构的防潮措施/075% Z/ g8 H1 Q* t: _1 B
  第三章建筑规划设计中的节能技术/076
; X+ g# Q1 b2 w0 ~; @% o& \  第一节建筑选址与建筑布局/076
7 {) c/ h) X2 z4 Q7 v! @( Z  一、建筑选址/076
8 X7 G$ s) O3 |  二、建筑布局/078
% |5 \7 }( A0 U$ c  第二节建筑体形与建筑朝向/080. R( U4 ~1 [) I+ J
  一、体形系数的含义/0818 G0 P, y; T# H% L  O
  二、最佳的节能体形/081
( h% e# g5 v% P6 g. m  三、体形系数的控制/082+ K2 o( q% `: p% R* {& \/ P
  四、建筑形态与气流/083
; X1 T4 W+ i  x1 q8 U4 P3 r; h  五、建筑朝向/084
1 n5 x8 `; M8 I* C7 ~  第三节建筑间距与建筑密度/088
" V* w6 `5 X+ s6 z" ^" X* \, \$ _. u  一、建筑间距/088
: h/ ?3 `% V: R, Y4 m* w( g  二、建筑密度/091
3 \3 b8 b: x5 Z9 ?4 r6 k  第四节室外风环境优化设计/0920 S; `- _: s& G) @
  一、冬季防寒冷风的设计方法/093
0 r% v; V) W4 W  二、夏季建筑通风的设计方法/095
& m9 D. F" v5 z1 {: q& V# q. R+ K  三、建筑风环境辅助优化设计/096: r: l) A7 g" N) N( s2 v" m& ^
  四、强风的危害和防止措施/097
+ f2 M$ i: v1 |8 H! k  第五节环境绿化与水景设计/097
: e: R8 C6 j7 G1 L6 D  一、调节空气的温度,增加空气的湿度/0983 r. b4 I6 ^) m# G
  二、改善室内热环境,降低空调的能耗/098
+ }% W7 o1 {9 Z! P  三、绿化的遮阳防辐射作用/0992 U; n! X# l9 ^
  四、降低城市噪声污染/100
$ t4 m6 o8 E! U% x9 i. e2 m  五、控制区域气流的路径/100* }) C" T& H6 \6 G/ R
  六、防尘及净化空气/100& M( u5 e5 m/ _; ^1 k
  第四章绿色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102) F7 h( w6 |! {- Z& \  e9 m& ?
  第一节我国不同地区的气候因素/1027 y: A5 C3 Y" Q* e6 p  R
  一、严寒地区绿色建筑设计特点/102: P; {. @/ E. w. T5 l
  二、寒冷地区绿色建筑设计特点/109
  @: E& n: E2 r( O# R5 b3 |) K# H1 ~  三、夏热冬冷地区绿色建筑设计特点/116
) e% R1 C% G8 A0 a( L  四、夏热冬暖地区绿色建筑设计特点/127% y: A5 ~. @& g5 S% H$ _4 ^
  五、温和地区绿色建筑设计特点/1359 V5 \- E9 g; Q2 z5 F/ z6 b; K
  第二节绿色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限值/142' T1 K6 j2 |+ Q) N
  第三节绿色建筑墙体节能设计/1453 U1 k( l0 w! [# o& K2 }9 S) ~) ^& {
  一、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设计/145
0 {( L7 c, |7 P1 v$ F* O  u0 |  二、建筑外墙内保温系统设计/153
0 U0 o6 n8 Q9 }: u# m  三、建筑物楼梯间内墙保温设计/155
& X  A- l) U3 b7 |  K  四、建筑物变形缝的保温设计/156: W% x7 M0 E; z6 g( y8 f7 Z
  五、建筑物外墙的隔热设计/157/ h. g& E8 l4 y4 y3 M# L: e8 k
  第四节绿色建筑门窗节能设计/159& e0 F( o2 r# m- O7 j2 g" g
  一、建筑门窗作用及要求/159
4 S& M8 R6 B) @2 u: Z/ a  二、建筑物外门节能设计/160
/ }# u6 m) p+ N% V  p4 j/ `- r  三、建筑物外窗节能设计/161
$ J& I5 ?! _/ s$ L5 [% g7 V+ v  第五节绿色建筑屋面节能设计/170; h. R- J6 U% `. G( m0 b
  一、建筑物屋顶的保温设计/170
  O( B3 I/ B% q" ?" f; _  二、建筑物屋顶的隔热设计/1732 i4 k0 D7 q0 s4 B; S0 b4 x+ |' p
  第六节绿色建筑地面节能设计/178' W6 l2 X1 K4 M' E5 l
  一、地面的分类及要求/179/ U7 J3 h" F0 ^4 T9 s6 F
  二、建筑地面的节能设计/181
9 d) V9 k. P( V! r9 u3 @2 M9 ]: A' @- z  第五章绿色建筑供热采暖节能设计/184
; y- a* E& r- k+ h- N  第一节绿色建筑供热系统概述/1841 J. i5 ]* m2 M8 M5 _
  一、建筑供暖系统的分类方法/184+ I+ Z# p& C% `* `1 h5 A
  二、建筑供暖系统的工作原理/185
6 b7 g. z7 q* H/ R7 e7 B& P8 t9 M  三、供热采暖系统的节能途径/186
2 d' c+ K/ @' ~  第二节绿色建筑供热节能设计/187  r1 e- ]: c; S/ u; D. Y. }
  一、供热锅炉选型与台数/188
* D* A' B4 E% w( n3 S8 ^1 {  二、鼓风机和引风机的选择/189" T7 v' b/ h; I5 S
  三、供热系统循环水泵的选择/189) T! {6 W. m  I0 g' }
  四、计量与监测仪表的选择/190
# G, {: E5 F" u1 b6 m  五、管网铺设与保温设计/190
; D& s- v0 L8 b" b$ J! N  六、室内供暖系统的设计/190
) D1 a, Y9 `3 _3 ?3 R  第三节绿色建筑采暖节能设计/1937 M- s2 A3 Q5 N/ Y0 g' P5 q/ I
  一、建筑采暖节能的原理/194
( R- X, Z" k; }: o; {* H, {  二、建筑采暖节能的方法/1953 k/ g8 q6 p( O( Y  S/ e5 f9 T* d
  第四节绿色建筑供暖运行节能技术/1988 W# L) t$ w- ?, x; E0 K; K
  一、采用连续供暖辅以间歇调节的运行制度/198
4 e; C9 i& L, L  x  二、提高集中锅炉房供回水系统一次水参数/1980 Q2 x# l0 B# q4 S2 E1 R2 s7 g
  三、对锅炉实行仪表监测或微机监控/199# o+ c6 v/ X# I" B
  四、采用科学方法对锅炉除渣清灰/199; x7 p% i" M& y6 z9 w) `( n
  五、提高供热锅炉负荷率/200
; Y2 R5 x' l( {% `" Y# [  六、采用热管省煤器和热管空气预热器/200
1 M; @0 x' F$ g' \  }  七、采用重力移位分层给煤装置/2005 V# d% B. W$ W# C" j
  第五节绿色建筑地板辐射供热节能技术/201$ i7 A; E9 d- m- G, N1 g
  一、地板辐射供热的适用范围/201. S: M  ~& M6 J: A4 u2 \+ w
  二、地板辐射供热热负荷的确定/202
  O4 f# B: @1 y/ g  三、地板辐射供热控制系统/203
- f9 c# b( K- }; ^8 O  四、地板辐射供热系统常用管材及性能/204
, s9 A- y& m5 w' Z. M  第六章通风与空调节能设计/2062 U3 s- k5 ^8 k- Z* w4 e# Z- q3 N' g
  第一节绿色建筑通风节能设计/206
( M2 i  W& H+ V# E4 j+ N  一、通风节能设计的一般规定/206
' h# f/ H+ f/ `1 u1 X, Z# s- E. T  二、自然通风/209
& v% J4 g1 c9 M* i  三、机械通风/2124 O& J- ~: D# W1 ~
  四、事故通风/214
* z# V. Q' c( c0 `4 H  五、隔热降温/215, i' d. t' T; Z2 g' y+ Y
  六、除尘与有害气体净化/216
& o) q0 T, J; n  U. ^, F3 K( H9 r  七、通风设备选择与布置/217
- g; l" d6 ~5 G) a8 X& P' Z: [  八、风管及其他/2188 b+ s# K- w" ^  m6 |6 l% T0 V, |
  第二节绿色建筑空调节能设计/220% r( v- m& z* b( w
  一、一般规定/2206 j- n2 p1 n9 \5 y4 Z
  二、负荷计算/222% O" \3 C! r/ _8 W) X$ ]& }
  三、空气调节系统/225: X- W% q0 u. H0 D$ O, i/ |* \
  四、空气调节水系统/226
$ ]2 F2 Q/ ?7 A0 k3 ?# l  五、气流组织/228
2 [& [, l3 L* `2 p  六、空气处理/2299 Q8 z$ J+ U  i9 ?
  七、空气调节冷热源/230
, l% N$ C/ S- Z7 A/ ?. C( ?9 h7 \  第七章绿色建筑照明节能设计/240
$ U5 D5 Y% r! F( Q  第一节绿色建筑光环境基本知识/240
" x0 U! R: b" v: J) y  一、光的性质和度量/241
' k) ]' c: j- v! B* ]( n/ m0 Y  二、视觉与光环境/242. S$ G2 w: r- t3 N0 C# I; }
  三、建筑的天然采光/2453 H. B# V+ m' Z& a0 a3 A! H
  四、建筑的人工照明/2460 }: H) x! v. G% @9 z/ u/ y  |* M
  第二节绿色照明的现行标准/250  E/ X  O$ H! }$ D* t6 y6 m3 T3 G4 }4 m
  一、绿色照明的基本内涵/2500 y8 d2 u% n3 L! S. e) L9 {: h) d
  二、绿色照明标准/251: {0 A& m- @, h7 C
  第三节绿色建筑采光与节能设计/2533 G4 S  F. [: t" }
  一、采光的标准/253" c6 _, }7 k) h% e4 u( U' ], W
  二、地下建筑采光的方法/257
; m9 P) H0 c; e. Q3 H; `  第四节绿色照明系统的节能设计/260. ^3 f) |$ L; G  K% a' g
  一、建筑照明设计的原则和内容/260% E0 ^+ I9 A0 h9 ~; Y! t' j. |
  二、建筑照明节能的技术措施/261
" p( r/ f: e& A( ^8 l$ r% d8 T  三、建筑照明节能的评价标准/265; o+ F$ ^6 t7 T2 M1 o4 p; z9 t$ j
  第五节绿色照明系统效益分析/270
, L7 n) c6 t0 u1 r' [1 _  一、寿命周期成本(LCC)方法概述/2700 R8 P; |$ i2 \" C
  二、绿色照明系统全寿命周期成本因素分析/272
- Z3 |( d- j- g/ X  f1 c+ I2 T  三、绿色照明系统寿命周期成本估价的目标/273
% ^. R. i, o7 D, @3 y  四、绿色照明系统的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273& F7 d) |+ W8 I+ _+ {4 T
  第八章绿色建筑其他节能技术/2757 N, r. b1 `) ~  r: v. j* ^/ v
  第一节绿色建筑太阳能利用技术/275: Q& S" f1 p3 L2 L4 P: _/ S( S
  一、太阳能的转换形式/276
! K& J/ R' X5 y& n, J3 ]: o9 `' d5 ~  二、被动式太阳光利用/277
, j( f: s( c/ ]6 Y3 U& I  三、太阳能热水器应用及建筑一体化/290
( Z. O" o8 g2 P  四、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298
) J8 E4 `  C) B7 b  ^8 k  五、光伏建筑一体化/308
7 P% M) z9 k- U* C/ V! D  I0 r, u  六、光伏发电技术在建筑上的应用/309
9 o  [/ u' o. [# J6 \9 G; m  第二节绿色建筑热泵节能技术/313
# D+ o+ k# M; l: r; s; u  一、地源热泵技术概述/3136 _5 ?* |9 g# H3 c- H2 D" _
  二、地源热泵系统的分类/315
1 p) e/ C1 ?8 S/ L; k. }+ |  三、地源热泵系统的特点/318
. f# s; b+ ]% h/ T% y, L0 X  四、地源热泵应用注意事项/321# J( F; w0 S% d  y3 q0 p/ _/ o
  第三节绿色建筑风能利用技术/3241 e4 G6 O# ?" U/ k. s( K+ b! |- u
  一、风能利用的主要形式/325) J& z* h3 @; c/ q9 ~& i% P# H
  二、风电建筑一体化/326
  g2 \( i8 c. y; F  第九章既有建筑节能改造/329
' D& K$ t7 w) J& t  |7 {2 R" I  第一节既有建筑室外物理环境控制与改善/329
9 L  W( P' y* [; r$ V2 {  一、既有建筑室外环境的基本要求/330
1 e1 |4 c& k+ N  二、室外风环境的控制与改善/331  m: S! n0 T, Y$ p! F, x# Z- m
  三、室外热环境的控制与改善/332' k+ ?5 ^( L, z, w0 V
  四、室外光环境的控制与改善/334
( H, I4 R2 d& B, J! s& L. M5 d  五、室外声环境的控制与改善/336
6 r- B3 J' R4 j. p  第二节既有建筑墙体节能改造/337
; F% l4 a( w: x6 B  一、既有建筑的复合墙体类型/337
0 o# H2 w* C/ ^8 ]+ Y0 h8 G- F  二、既有建筑墙体节能改造方法/339
3 {% C6 J4 ]3 d% m' V% f( N  第三节既有建筑门窗节能改造/344
& a( h! ~, v% k! @( R  一、我国既有建筑门窗的现状/3453 G2 a$ [' |+ M! U
  二、既有建筑门窗节能改造的方法/3466 ^4 R$ Z, L2 m
  三、既有建筑门窗节能改造实例/350
6 }6 N& |; R7 q: L5 p1 I  第四节既有建筑屋面节能改造/351
3 A3 b5 h" j7 C. [1 v6 y2 ]3 j  一、国内既有建筑屋面节能改造概述/352( ^! t  d& X- ~& @$ [
  二、既有建筑屋面节能改造的一般方法/353
/ X- I+ V. f% _& ^" _  三、典型建筑屋面节能改造具体方法/356
1 u6 R2 P5 P" P/ y8 b; K# }  第五节既有建筑室内物理环境控制与改善/365
: p! f" c* f9 }2 J5 [  一、室内空气环境控制与改善/365
) F# j8 E! L0 U( b  二、室内热环境控制与改善/367
# r7 h9 _/ t" I) A+ {: n3 E  三、室内声环境控制与改善/368
  M; h6 |% F0 N8 x5 @  四、室内光环境控制与改善/3708 i4 Y$ W6 M( m5 m) ~( u1 a
  第六节既有建筑暖通空调的节能改造/3733 H! f$ [  S" V% F+ k; x. j' i
  一、采用高效热泵/3734 G) j% ?/ K7 ~; h1 K; l" l& j
  二、空调输送系统变频改造/374
! e: G, |# o6 ?4 T  三、蓄冷蓄热技术/375  l+ V  ]$ q9 D# |. t
  四、新风系统节能技术/376
# ~( P- P5 f" O  五、空调末端节能改造/376
0 J3 `2 P" E, u7 p  六、智能控制与分项计量/3788 n" i0 X4 _1 `6 y: ^) T
  第七节既有建筑改造中可再生能源的利用/379
1 H/ u: H* Q5 z. w& m  一、太阳能热水的应用/380
, _& \4 Q; y! h" G( r7 J, e  二、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380
% c- E% v. C- s  三、浅地层热泵的利用/381
5 e# \! {  \6 J) c& y" Z  第十章节能建筑设计实例/384
3 Z7 k8 D, Q! I) c5 A9 v/ t) ~  第一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实例/384
. l2 T& u) _5 I* t7 F& X6 D  一、建筑平面和体型节能设计/384
/ D- A. }# V& U. h  A1 D  二、超低能耗围护结构设计/385. X! D% H7 W8 l# m# m" O, w9 V; u' g
  三、充分利用自然通风节能/389& W4 ^" C1 e/ l: V! c% `, c( R
  四、新型高效节能空气调节技术/390# l$ p+ A+ @) T( }
  五、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392
* m" T, I6 F8 h! Q# A* V* G" W+ C  第二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实例/395
1 e& _* ?7 X; d+ |/ o, p5 _  一、寒冷采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实例/395
# L4 @* x$ y; R0 U" I$ e  p  二、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实例/403参考文献/408* v$ A( _. c* ^
  前言/序言" v+ D* ~) ]' K5 B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与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和行动。我国是耗能大国,建筑能源浪费更加突出,据相关部门统计,建筑能耗已占全国总能耗的近30%。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城乡还将新增建筑300亿平方米。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建筑能耗必将对我国的能源消耗造成长期且巨大的影响。, q: b; I. |) a: Y- ]: b! B
  建筑节能是缓解我国能源紧缺矛盾、改善人民生活工作条件、减轻环境污染、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最直接、最廉价的措施,也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方针,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的指导下,我国先后颁布了多项环保法规和节能法律,节能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能源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
4 V+ b/ l! G( ^: r1 i# T  n& i  建筑节能工程贯穿整个建筑实体的建造过程,工程的规划立项、设计、施工、监理和检测过程都在其范围之内,缺少任何一个环节的检测都有可能造成能耗的损失和资源浪费。建筑节能的整体及外部环境设计,是在分析建筑周围气候环境条件的基础上,通过选址、规划、外部环境和体型朝向等设计的基础上,使建筑获得一个良好的外部微气候环境,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由此可见,建筑节能设计是全面建筑节能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设计质量不仅直接影响建筑节能的效果,而且有利于从源头上杜绝能源的浪费。! ^7 ?1 t4 h# S( @; L, r* A$ U. a
  建筑节能工程的设计是一个新的设计领域,也是一项非常严肃的技术性工作,同时还是工程设计人员在建筑设计中面临的新课题,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些困难,近年来,我国陆续颁布了《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26—2010)、《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134—2010)、《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75—201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15)等标准,为建筑节能设计提出了具体规定。为实现我国提出的“十三五”建筑节能的宏伟目标,建筑节能工程设计必须严格执行现行的标准。在学习这些标准、规程和其他专家经验的基础上,我们编写了这本《绿色建筑节能工程设计》,以供建筑节能工程的设计及其他有关人员参考。
9 X8 `' Q) Q, ]  本书由刘经强、刘乾宇、刘岗担任主编,刘廷忠、张立山、李海豹参加了编写。本书编写的具体分工:刘经强编写第一章、第四章;刘乾宇编写第二章、第五章;刘岗编写第三章、第七章;刘廷忠编写第六章、第八章;李海豹编写第九章;张立山编写第十章。本书由山东农业大学李继业教授担任主审,他对全书的结构和内容都提出了很多宝贵的修改意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E& P2 v8 }- b( q& ~/ s/ v5 B8 D/ |! K9 w
  在本书编写的过程中,引用了一些专家和作者的精辟论述和研究成果,在此深表谢意。
0 i0 K( p8 L/ {  E6 o$ o  由于建筑节能技术发展非常迅速,限于编者掌握的资料不全和水平有限,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敬请专家和读者提出宝贵的意见。3 L" e. G5 _0 m7 [% R" N
  编者$ U& W& P3 L4 Z1 r: n* F2 M" Q- r
  2018年2月于泰山& ^* J- Q. B, M# R' B
游客,本下载内容需要支付10共享币,购买后显示下载链接立即支付
' H* M9 V7 E9 V) s- v
8 Z" v8 ]2 C, z, 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懒得打字嘛,点击快捷回复 【回复乱码 永久禁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0

粉丝6

帖子1917

发布主题
推荐素材更多+
广告位

服务电话

15987183307

QQ:1136111231
关注我们 :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经典-文库- 与你共享

Powered by ynjie.com Array© 2001-2013 ynjie.com  滇ICP备19007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