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林语堂文集 老子的智慧 中华智慧的根基之一

[复制链接]
  • 地区:中国大陆
  • 格式:PDF
  • 文件大小:35M
  • 时间:
  • 类别:社会科学
  • 价格:2共享币
  • 提示:本站推荐经典投资资料
  编辑推荐5 N) ]5 K: Q1 I; ]& d3 @* P! g6 f
  开卷不读林语堂 享尽人生也枉然。8 b( l3 \0 G: X; z
  诺贝尔奖中国首位获提名人: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做宇宙文章。
0 l2 q. x. V/ J% C( g! P3 V) k, }  完整呈现国学大师、文化巨匠林语堂先生经典著作历史全貌。5 W  s9 g3 h* S; V
  深刻剖析中国人的性格、心灵、理想、生活、社会、文学、艺术等诸多侧面。0 |$ p2 m3 U5 D0 l
  内容简介
3 I+ T, _& D2 R8 A3 T9 t3 O1 g0 k0 g  P  《林语堂文集:老子的智慧》讲述的是老庄思想,博大深邃,是中华智慧的根基之一;林语堂幽默睿智,文若流水;这两者的结合就是我们所看到的《老子的智慧》。林语堂突破桎梏,以庄释老,智慧之言流于字间。作者认为,这部作品“比什么《老子解诂》还实在,比王弼注还透彻”。此书能帮助读者在品读老子智慧的同时,悟出属于自己的人生哲学。" G( Q9 g; r, ^+ f# R3 |, R3 X
  作者简介
' e0 v: |, n6 b; E, P  林语堂,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中国现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53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6 g; k+ o+ g" t  }9 J/ D
  精彩书评$ D* `9 I9 A& m3 ~% Y
  ★与所有的伟大著作的诞生一样,林语堂先生的这部著作不期而出世了。它的笔墨是那么豪放瑰丽,巍巍乎,焕焕乎,幽默而优美,严肃而愉悦。我想,这是一本*真实,*深入,*重要的关于中国的书。尤为可贵的的是,它的著作者,是一位中国人,一位现代作家,他的根深深地植于往昔,而灿烂的鲜花则开于今天。9 v' G" R; w6 m( {! `
  ——著名美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赛珍珠
, a( E  ~) e) d# O; v6 p' M  ★读林先生的书使人得到的很大启发。我非常感激他,因为他的书使我大开眼界。只有一位优秀的中国人才能这样坦诚、信实而又毫不偏颇地论述他的同胞。
, \4 K+ M9 q( x5 X! W  ?, j9 b  ——《纽约时报》星期日书评% D( q! Q/ m9 E- f) S
  ★不管是了解古老的或是现代的中国,只要读一本《吾国与吾民》就足够了。
0 E: I3 `! V& Z; B0 i  ——美国著名书评家 T.F.Opie* ]+ c6 }, Z; r: x5 ]" S" A; s
  目录
8 j4 u9 z9 `& ?! N, U0 i  中国的神仙哲学
' w, C# s2 g6 r' @6 S* O6 M% @2 H  R! \  序论(一)
2 J* W- K1 F# E. T$ ^, G  序论(二)
6 f7 X$ m7 b# R1 B- ~  v  序文: K: b) r" P3 U% A7 h
  第篇 道之德: c* X  h8 Q7 V+ ~; p0 A  j# H, |
  第章 论常道
  _# H! x* L$ @7 t) Y+ \" Z  第二章 相对论4 Y2 @7 L0 G. h
  第三章 无为而治
& J8 m* b0 `- Y3 D+ q  第四章 道之心* ^/ H7 @) K: ^+ I( D) W
  第五章 天地
, m; V& ?# f4 K  h! t  第六章 谷神( W: s! T+ j: U
  第二篇 道之训
5 Y% a# l  e0 d# }/ s# m  第七章 无私1 l" P- j9 n) a- Y
  第八章 水
5 P- \& A4 y" y: R  第九章 自满的危险9 W# G' d- _0 g$ a/ [. z
  第〇章 抱一
3 H: J, q7 {: x! Q) `+ h; c  第十一章 “无”的用处
! J# R$ g$ I  X; u: v  二章 感官! \8 @; V- _1 g6 B
  第三章 荣辱7 t0 T6 V1 U7 v7 s
  第三篇 道之体6 E  w" Z, H- U) k5 K7 M9 A9 d
  第四章 太初之道: C9 C; `0 M0 s1 c
  第五章 古之善为士者+ N/ w8 e) g/ U9 r, b1 C0 a2 e4 }
  第六章 知常道
4 s3 u% T! ^+ t& x1 A9 @$ |( U  第七章 太上( j" q/ f( B- f* ^
  第八章 道废
" S( F- l: Y0 W* V, e  第九章 知所属- m4 K% J+ P6 @) z! f4 L. v0 m
  第二〇章 天与我: ^  {$ L6 }8 c; w$ n$ W
  第二一章 道的显现: r: N- p1 n3 O/ b/ Q
  第二二章 争之无益
9 V# Q; y% ^+ i- W) d  第二三章 同于道- a, i: b* \  e/ h# L
  第二四章 余食赘行
6 B) @1 v3 C/ l: [  第二五章 四大法
  O, r; A/ v8 f$ G. l9 X  第四篇 力量之源
2 o- f5 j1 k0 f: k& ~# ^  第二六章 轻与重% [0 E5 ^: h1 A. N7 S
  第二七章 袭明
. h. r6 v4 }, T& L+ w4 c7 ^5 [9 j, x  第二八章 守其雌5 R/ _+ h$ N7 `* z9 g# [7 ?
  第五篇 生活的准则
3 g- ]) x6 o. j: b4 G2 N9 x  第六篇 政治论
" j9 O# a, i) i6 i  第七篇 箴言
7 q8 B+ L( W: _" s/ ~% V, y  想象的孔老会谈* `0 o  ]2 L, ~, n
  精彩书摘
; T7 R, K* w3 D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6 [! U( L/ j$ _  a* n  【语译】( [' c, D) O7 ~( g5 C+ S
  可以说出来的道,便不是经常不变的道;可以叫得出来的名,也不是经常不变的名。无,是天地形成的本始;有,是创生万物的根源。所以常处于无,以明白无的道理,为的是观察宇宙间变化莫测的境界;常处于有,以明白有的起源,为了是观察天地间事物纷纭的迹象。它们的名字,一个叫作无,一个叫作有,出处虽同,其名却异,若是追寻上去,都可以说是幽微深远。再往上推,幽微深远到极点,就正是所有的道理及一切变化的根本了。
5 }1 `  n* I: q1 N$ {  (一)道不可名,不可言,不可谈; R% F" r+ P7 V
  泰清问无穷说:“你懂得道吗?”+ u) A' `- _+ n# g, w( u
  无穷说:“不知道。”9 }7 z+ d1 a: c" W" Y
  又问无为,无为说:“我知道。”
* K% b4 g! K) S1 {  泰清说:“你所知的道,有具体的说明吗?”! N, s' @# k9 U% ]
  无为回答说:“有。”/ O, y. f, T- e  y
  泰清又问:“是什么?”
8 ^9 q. V) y# `+ `2 y) `0 G  无为说:“我所知的道,贵可以为帝王,贱可以为仆役,可以聚合为生, 可以分散为死。”
; p1 \* {3 ^9 e  y4 _0 z  泰清把这番话告诉无始说:“无穷说他不知道,无为却说他知道,那么到底谁对谁不对呢?”1 Y) k0 H% `+ P$ a( h/ \$ D
  无始说:“不知道才是深邃的,知道的就粗浅了。前者是属于内涵的,后者只是表面的。”0 i! |  P+ i  [/ [0 w" _
  于是泰清抬头叹息道:“不知就是知,知反为不知,那么究竟谁才懂得不知的知呢?”; J$ e) C6 V0 e% p; s
  无始回答说:“道不是用耳朵听来的,听来的道便不是道。道也不是用眼睛看来的,看来的道不足以称为道。道更不是可以说得出来的,说得出来的道,又怎么称得上是其道?你可知道主宰形体的本身并不是形体吗?道是不应当有名称的。”
! _$ S4 ~: E3 N0 Q; Q3 w  继而无始又说:“有人问道,立刻回答的,是不知道的人,甚至连那问道的人,也是没有听过道的。因为道是不能问的,即使问了,也无法回答。不能问而一定要问,这种问是空洞乏味的,无法回答又一定要回答,这个答案岂会有内容?用没有内容的话去回答空洞的问题,这种人外不能观察宇宙万物,内不知‘道’的起源,当然也就不能攀登昆仑,遨游太虚的境地。”(《庄子》外篇第二十二章《知北游》)7 j! Y, J2 u; b: l- C) E
  有关道不可名的观念,请参看第二十五章。
" a3 F3 y2 Y8 C) Q  (二)区别
9 r; E' n: T+ P+ }1 d2 X# K  古人的智慧已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了,是怎样的登峰造极呢?他们原以为宇宙开始是无物存在的,便认为那是的情况,增加一分就破坏了它的完美。慢慢地,他们知道有物的存在,却认为它们彼此没什么异处。后来,他们晓得万物有了区别,却又不知道有是非的存在。& [! x" o* z6 J1 f! f! Z! u% p5 P4 h
  但是,等到他们懂得“是非”的争论后,道就开始亏损,这一亏损,私爱就随之大兴起来。(《庄子》内篇第二章《齐物论》)3 S9 {9 C/ H' ~3 ~: ]
  (三)万物皆一:意识和精神之眼
' r' Y$ D" r& C# ]8 u  鲁国有一个被砍断脚的人,名字叫作王饴,跟从他学习的弟子和孔子的弟子一样多。! N/ D/ f- C/ j" x, m( ~/ \- z& S; j
  于是常季问孔子说:“王饴是一个被砍去脚的人,跟他学习的弟子,和跟先生学习的弟子,在鲁国各占一半。他对弟子不加教诲,不发议论,但他的弟子去的时候本是空虚无物,而回来却大为充实。莫非世上真有这样不用言语,没有形式,仅用心灵来教化弟子的人吗?他究竟是怎么样的人呢?”: {3 S, G. Z) n  b( ?" x# C) b
  孔子说:“他是圣人。我一直想去见他,却为事所绊,不曾见着。如果看到了他,我一定要拜他为师。试想,我尚且如此,何况那些不如我的人?而且不仅是鲁国,我还要率领天下的人去做他的弟子呢!”' F% ]1 ^: W" k+ [6 c
  常季说:“他断去一只脚,还能做人们的老师,一定是高人一等,所以才会如此。那么他是如何训练自己的心灵达到这种境界呢?”, M4 e) R3 G( H, i# I+ E3 H% G0 y
  孔子说:“生死是一件大事,他却能够控制自己的心意,不随生死而变……他能主宰万物的变化,并守着真正的根本大道。”' @2 F7 N. t. C. i2 r: @
  常季又问:“这怎么说?”: @; G( |* j3 z
  孔子回答道:“若从宇宙万物不同的观点来看,就是自己的肝胆也会像楚国和越国那般的不同;但是若由相同的一面去看,万物都属一体,当然也就没有区分可谈。能够看到这一层,他可以不用耳目去辨别是非善恶,而把心寄托在道德之上,以达到的和谐境界。
9 x0 a% H4 i3 l7 r' l) d  “他把万物看作一体,所以不会觉得自己的形体上有什么得失,那断了的一只脚便与失落的泥土一般,对他而言,毫不重要。”(《庄子》内篇第五章《德充符》); ^  D# D/ A$ P* O2 C
  他所好的是天人合一,他不喜好的也是天人合一。把天人看作合一也是一,不把天人看作合一也是一。把天人看作合一,便是和天做伴,不把天人看作合一,就是和普通人做伴,明白天人不是对立的人,就叫作真人。
9 @  l/ }7 B8 B  生死是命,就好像白天和黑夜的变化一样,乃是自然的道理,人既不能干预,又无法改变。然而,人们以为天给自己生命,便爱之若父,对天如此,对那独立超绝的道又将如何?人们以为国君的地位比自己高,就肯替他尽忠效死,那么遇到真君又该怎么表现呢?
5 O8 y4 X' j- ^+ n4 ?  泉水干了,水里的鱼都困在陆地上,互相吐着涎沫湿润对方,如果这样,倒不如大家在江湖里互不相顾的好。因此,与其称赞尧毁谤桀,倒不如不加批评,把善恶之念抛开而归向大道。
/ F$ k% E  U( e% [6 p  大地给我形体,使我生时劳苦,老时清闲,死后安息,因此,若是以为生是好的,当然认为死也是好的啊!(《庄子》内篇第六章《大宗师》)
# H5 G3 I7 }/ _; w7 v0 Y4 E8 t  (四)众妙之门
1 C( K- Q8 p' j4 ?" |7 A  大道的降生与毁灭均无原因,它有具体的事实而没有可见的出处;有久长的渊源而没有开始的根本;有出生的处所又看不见窍孔,但却有具体的事实、不确定的所在,这样就构成了空间(宇);有久长的渊源而无开始的根本,就形成了时间(宙)。" A/ ]: e. B; E" W" b8 E& y# X
  有生,有死,有显,有灭,但都无法看见显灭的途径,这就叫作“天门”。天门便是“无有”,而万物就是从“无有”产生出来的。(《庄子》杂篇第二十三章《庚桑楚》$ C: B0 }6 L+ X+ i$ ^
游客,本下载内容需要支付2共享币,购买后显示下载链接立即支付

+ f1 c7 r! H2 a% }
  T% i( m+ i+ r4 d0 G2 m6 g4 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懒得打字嘛,点击快捷回复 【回复乱码 永久禁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0

粉丝7

帖子2232

发布主题
推荐素材更多+
广告位

服务电话

15987183307

QQ:1136111231
关注我们 :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经典-文库- 与你共享

Powered by ynjie.com Array© 2001-2013 ynjie.com  滇ICP备19007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