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2-12-21 21:36:08 锚定战法 个人交易系统内最无风险套利的追高战法
- 2022-11-13 13:21:23 不死鸟韦一总舵主局战系统:竞价 半路(干中军 埋起爆 潜龙头)
- 2022-11-30 00:25:30 PRICE ACTION翻譯文章大合集140710(去水印)
- 2022-11-12 21:00:07 指标的神奇运用 西游取金
- 2022-11-27 18:25:39 老T投资股票交易计划书
- 2022-11-27 12:58:53 量波学习笔记(一)量波三维与攻守八法)
- 2022-11-27 23:53:23 MACD讲义
- 2022-11-19 23:52:04 回馈淘股吧——瑞鹤仙
- 2022-11-13 22:06:47 【黎航】4股票形态分析
- 2022-11-13 22:24:39 弘历软件 陈海生 股票形体预测与监测
- 2023-01-14 00:06:25 江恩九方形预测详细指南
- 2022-11-19 12:56:24 澈水清泉20140222

1、本文档共计 18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2、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2、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榕汇实录精编《中国政治经济的逻辑与转型》分享人:兰小欢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置身事内: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作者分享时间:2022年9月17日感谢高榕资本朋友们的邀请,非常高兴有机会跟大家分享我对中国政治经济的一些看法。在我们国家搞经济活动,第一推手是政府。政府不仅制定政策,更直接下场参与。我今天不讲特别抽象的,还是依托《置身事内》这本书,讲一些具象的事情。也不讲特别远的事,就讲最近20年中国经济是怎样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导致了哪些问题、为什么今天玩不下去了,从而带来三个大的改革方向。我们不用等二十大,这三个改革方向已经启动了,并且过去4、5年推得特别快,包括大家感受或者听到的资管新规、去杠杆、内循环等等。我拿一个逻辑框架串一串,让大家对这些事、对你所做的生意有一个视角。这些转型方向一旦开始就不会随便变化,所以我也不讲特别短期的东西,比如说汇率。起码“十四五”期间,未来5年、10年大的政策方向都是明牌。所以我们不用去预测,只要读懂中央已经发布的重大政策就行了。一、理解城市土地财政与地方政府“四本账”谈到政府,大家首先想到中央政府,实际上咱们日常打交道都是地方政府。我们国家以地方政府为主,85%的一般公共预算是地方政府支出的;公务员(不算事业单位)群体中地方政府人员占比94%,这一比例比美、日、德等国家都要高。所以钱是地方政府的,人也都是地方的,事自然也是他们办。过去20年一直而蔽之,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主要推手就是土地,用土地糯动杠杆,借钱投入城市化和工业化土地征用和土地收入·土地财政·土地金融·补充财政支出和土地征用成本地方政府用土地撬动了两大块的钱。第一块就是土地财政,包括卖地收入(只是卖部分使用权),每年10万亿左右,约相当于国家GDP的10%,此外还有土地开发过程中的税收等。土地财政钱很多,但是也没有多到能够推动我们国家过去20年鄱天覆地的基础设施变化。闭门分享,请匆外传第1页共18页另一块就是土地金融,利用土地为抵押接上资本市场。这套模式你可以讲是中国特色,但也不完全是。世界各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必然有相当长的一个阶段是要“重投资”的。从农业社会转变到工业社会、再到城市化,都要有大量的基础设施投资,有区别的只是用什么方式来借钱融资。肯定不能用省下来的钱投资,必然用某种方式资本化,把未来的预期调动到今天。历史上撬动信用或者杠杆的方式只有三类:土地信用;国家信用;商业信用。为什么这些年中国经济发展如此之快,因为在我们国家上述三个信用合一。土地归政府所有,承担基础设施建设的大量企业是国企。不仅如此,中国所有大的金融机构(即资本)也全部都是国资的。这就是为什么大家在中国做企业久了,会觉得最初创业融的是政府的钱,最后卖产品也卖给政府,好像在这样的一个循环里。这是因为生产要素在这套体系里,包括土地、资本和劳动力。虽然劳动力不是国有的,但是能让人成为劳动力的三个条件一一住房、教育、医疗,都是国家的。包括现在第四项生产要素一数据,也被监管得越来越严格。所以我们是在这样一个大的约束下玩经济这个游戏。诸位千万不要忘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前提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再说得具像一点。各位跟地方政府打交道,地方政府的行为逻辑是什么?我们都知道,但凡想做事,必须得有钱,所以你要全面了解地方政府手里是点什么钱。这里为大家打开地方财政“四本账”,就会知道他怎么在这“四本账”中根转腾都。(以下为2020年的数据,这一年中国GDP刚好100万亿。)地方财政“四本帐”(单位:亿),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10万中央转移支付,8万206831339政府性基金,9.8万专项债,3.8万社保基金收入,8万~国有资本经营收入第一本账是税。我们国家采取分税制,2020年留给地方政府的一般公共预算是10万亿,此外还有中央转移支付8万亿。第二本账是政府性基金,接近10万亿,与第一本账等量齐观。政府性基金听起来很抽象,打开账本以后发现有20多项基金,大家每天都在往里头交钱,例如机场建设费、高速公路通行费等等,但其中只有一项是重要的,就是卖地的收入,占这比基金的93%。还有近些年兴起的专项债,2020年有3.8万亿。第三本帐就是社保基金收入,归地方大概8万亿,就是五险一金,主要是养老金和医疗保险。注意这笔帐是只进不出的。闭门分享,请匆外传第2页共18页第四本帐国有资本营业收入,有3000多亿,但是这个可不少。所谓国有资本主要包括地方国企和诸如矿山这样的资产,当然国有企业对于财政最大的贡献是税费,它在第一本帐里;第四本帐是扣除完税费等所有成本以后,国有企业给国家分红的部分。而且国家规定2020年起所有大中型国企10%的股份要划归社保基金,央企划给中央,地方国企划给地方,这笔账是另外单独算的。背后的思路很简单,国有企业归大家共同所有,国有企业赚的钱应该大家分。怎么分?就是通过养老金来分。所以四本帐一打开,你就明白:第一本账,因为疫情冲击税收下来了;前20年主要是玩第二本帐,随着房地产下行,地方政府又开始借专项债;这些都不够的时候,第三本帐又不能动、老龄化压力特别大,就开始琢磨第四本帐。所以从2018、2019年之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得非常快。各地都在卖东西,像珠海国资委把格力电器15%的股份卖出去了。但这些终归会玩不下去,最后地方政府还得回到第一本帐上去一需要一笔大的、百分之百属于地方政府的主体税种。目前我们国家三大税一一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都是分税制。地方政府没有一个长远的、基本不受经济波动影响的税种,导致很多行为比较短期化。现在涉及最大的一项改革就是房地产税。房地产税当然可能客观上会起到一些压制房价的作用,但是从世界各国的历史经验来看,房地产税与房价长期的走势没有关系。房地产税的推出,最根本的改变在于地方能不能有一个长远稳定的税收收支。再解释一下,地方政府手里有很多土地,包括几类。首先是工业用地,例如各种园区,工业用地价格是很低的,这部分赚不了钱;这些年其它用地起来了,主要是城市道路、桥梁、博物馆等,也收不到钱;所以那么多的土地财政就是从20%的商业用地和住宅用地上得到的。所以我们国家的土地财政严格意义上就叫房地产财政。而且这20%的土地中,我们国家有一个特别奇葩的现象,就是商业楼宇特别多。因为地方政府卖出去商业用地之后,不仅能收土地转让费,入驻的企业还能持续收税;住宅因为没有房地产税,卖出去这块地,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是一锤子买卖。国有建设用地供应面积,各类占比,%地方土地财政,支撑起了过去20年我们国家飞速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地方政府通过土地出让和抵押拿到钱,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增长,城市生活质量提高,吸引了更多的人;从而带来GDP增长,领导随之升迁;税收增加后再去还债。闭门分享,请匆外传第3页共18页
请如实的对该文档进行评分-
-
-
-
-
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