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海派中医流派传承系列:海派中医石氏伤科 詹红生

[复制链接]
  • 地区:中国大陆
  • 格式:PDF
  • 文件大小:71M
  • 时间:
  • 类别:经济
  • 价格:8共享币
  • 提示:本站推荐经典投资资料
  编辑推荐0 ~# P3 j7 U" n' l! s3 r$ Y
  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石氏伤科是上海近代重要的伤科流派,倡导“十三科一理贯之”的整体理念。既精于接骨上骱,理伤续断;也善于综合应用手法、针治、药物。气血兼顾,内外结合,整体调治。6 c5 o9 i& `+ x; j9 l' y
  内容简介" b' ~3 Y, G& g# j' U8 Y8 X
  石氏伤科发展至今已经有近150年的历史,已然成为享誉江南、远及海内外的我国主要骨伤流派之一。自20世纪30年代起,石筱山、石幼山先生将中医理论与其丰富的临床经验结合,形成比较完善的石氏伤科理论体系。《海派中医流派传承系列:海派中医石氏伤科》将两位先生梳理成文的石氏理论、临诊经验、医案医话以及重要方药一展现,是为石氏伤科传承至今的宝典。
! Y, X) b( T9 N6 M  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的社会和经济有了极大变化,临床疾病的发生发展也有极大改变。治伤识人、以气为主、以血为先、复元图本;顾及兼邪、注重痰湿、内外并重、整体调治是贯穿着各个阶段、不变的基本学术思想。《海派中医流派传承系列:海派中医石氏伤科》展现了以第二届国医大师石仰山先生为代表,石纯农、诸方受、诸福度、施杞、石印玉、石鉴玉等第四代石氏伤科传承人,传承经典,并且结合新时期病情演变的实际,灵活衍化发展,各有特色的临诊经验、有效验案以及他们在各自工作岗位上作出的贡献。
) z4 _* F- N, A) D! X' u  传承至今,石氏伤科第五代乃至第六代传人已崭露头角,在上海乃至全国、境外成为领军人才或有影响的医者。他们多为院校教育毕业之后再行跟师学习,他们在掌握传统伤科理论和技术之后,以某一方面为专长,结合现代研究,有所突破和创新。他们既以我为主,又兼蓄并收,不断丰富和充实石氏伤科的内涵,推动了石氏伤科发展。《海派中医流派传承系列:海派中医石氏伤科》由其中的15位石氏伤科医者,从各自的临床实践及学习石氏伤科后的体会出发,以一个侧面的经验为重点,反映在现代医学发展过程中石氏伤科的特色与优势,体现石氏伤科兴旺的当代风貌。
, o; M" z' F/ v8 K, j# y+ T" ~  作者简介
, d# U  _+ l) s1 y  詹红生,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骨伤科主任医师、教授,曙光临床医学院中医骨伤科学教研室主任,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骨伤科研究所所长,石氏伤科传承人。主编《中医筋伤学》等多种高等医药院校教材。9 e- B' w; U& a1 h# }/ A' n
  目录- E* }+ b; o8 p0 Y
  上篇% I0 t' r* v1 f' [& S* z, ]) F
  经典篇
2 ^' [* Q* I$ r  理伤要点 / 2+ m( |+ X6 t- n! x  t6 E% B
  临证治略 / 4, X2 w, h( N( m4 I8 @
  经效方药 / 10
$ |, l8 @+ k7 R+ G0 y0 x  医案举要 / 25
) J, y1 m: ?5 C" z7 S  中篇" B; o! c4 l$ \! o' ?* g- k! u
  传承篇% Y  a) c5 h( R0 V0 e3 L
  石仰山薪火传承谱新篇 / 50
6 z# s/ h; B2 w3 q  石纯农因地扬长、针药并重,朴实笔耕录记实践 / 62
  s% V" {; G4 \* W/ ?  诸方受学西为中用,临证多积累 / 72
5 R3 U5 L& ]( w1 Y1 q) H  诸福度按传统识新病,综合治克髋疾 / 88
6 G0 C' H/ D& m, E+ i  i  施杞把握基点疗内伤,创新发展强脊柱 / 94
/ j: u0 S: W, p4 I$ s7 T3 o7 k- T  石印玉广学多读,融汇新知治今病 / 1022 J2 H2 b: Z$ q7 V1 H1 S
  石鉴玉理伤重治痰,老药创新用 / 108) N  Y$ N) @5 J% ^, v1 y2 Q
  石蕴华等承前启后展所长,传播流派作贡献 / 115' ?5 [4 H6 l% t& P  ]
  下篇; K% M2 y" }8 u& S+ g, y
  拓展篇( i: Q! f- M. x0 C* v9 E& l7 c
  对骨关节炎的若干认识(曹月龙) / 122/ A7 ^2 r# N, i! O! H
  脊柱初始生物力学原理结合筋膜松解防治脊柱筋伤及相关病(陈友红) / 134
( G6 e" p" ~4 {: t- b7 y  针药结合,内外兼治——石氏伤科经验一得(杜炯) / 143
0 u9 V% X5 H3 t" Q+ T  中医药促进腰椎间盘突出后重吸收的研究(姜宏) / 1516 o7 [7 I6 q$ J  O  g' W9 E
  石氏内伤学说应用——膏方治慢性筋骨病的感悟(李晓锋) / 159
  E0 i/ V( i9 q% ~" }, R  从传承角度看待手术(莫文) / 169
; I% G' o: t  w" n. @! Z  对石氏伤科学术精髓的认识(邱德华) / 172! I/ @! Y! }$ ^5 S) s2 e
  石氏外用药及其发展的启示(石琤) / 183
, E! F0 }# M  G3 O! r* F  L: Z3 X  石氏伤科内服药疏议(石瑛) / 187
7 r' m$ h4 q- @# W1 B% q- P  中医伤科当代传承与历史传承的异同——暨综合运用各家流派的新经验(孙波) / 1962 W" a" z7 M3 R
  从推拿临床的角度学习石氏伤科的感悟(王建伟) / 212  Q7 ~' J$ U/ z0 x/ i# ~+ J
  脊柱病科学研究进展(王拥军) / 218& ?# t3 D" i1 J* n- N0 @0 m
  手法诊治颈椎病研究与临床技术方案优化(詹红生) / 233
4 j: N' ~3 D$ v5 g  石氏伤科治疗颅脑损伤的理论与当代实践(张国梁) / 2473 ?, c$ @, M' @( \& M2 R
  诊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学术认识与现代发挥(赵咏芳) / 255; |" [& W" r  N9 _2 l  m" \
  后记 / 2675 L* x7 }4 V" G: I
  精彩书摘
! Y7 e( r/ i4 i! P- N* o2 @  《海派中医流派传承系列:海派中医石氏伤科》:/ o( o) V0 s2 F0 ~2 `% N) Q6 s
  另外,以脊柱的筋膜生物力学结合筋膜经络学(横向信息联络)和筋膜神经学(纵向信息联络)看脊柱与内脏的关系:远在人体脏腑产生器质性疾病之前,甚至在产生功能性偏差之初,脊柱的相应节段以相关联的筋膜为载体,通过相应的神经与经络为信息传递通道,而表现一系列的病理反应:初期为脊筋膜的紧缩,久之变为挛缩,再久之变为僵硬(其阶段会出现大量的“筋条节结”),也即筋膜病变的纤维化期。若得不到即时正确的疏解,其病理现象将渐次演变为硬化、钙化及最后的骨化状态。从而出现由内在脏腑的不平衡或疾患,导致相应关联的外在筋膜的病理反应;而外在筋膜的病理改变,又反过来影响内在脏腑的进一步不平衡。即所谓的“负性双向联通效应”。
/ ?& n/ _  D" f) U9 n  传统医学通过针灸、点穴、按摩、导引等,不仅直接改变甚至逆转相关联筋膜的病理变化,而且也由外及里对内在脏腑的不平衡加以纠正。而中药及相关生化治疗是通过由里及外的联通关系对相关筋膜产生影响。也即所谓的“正性双向联通效应”。  o! l$ n* {9 S
  通过动态触诊(MotionPalpation)来判断筋膜的健康程度:弹性及抗性必须兼备!也即所谓的“韧性”。韧性越强,筋膜越健康,该人体的脏腑及相应体质也就越强健,从而越远离急、慢性疾患。反之亦然。对于健康或病态筋膜的形态学、生化学特征待以后讨论。
0 e+ }- s& B+ R# i0 B  掌握了脊柱初始生物力学特征及其因代偿和失代偿而产生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就能建立一个脊柱的健康、亚健康、炎、痛及退变的完整四维时空模型。也为练功、手法、针法及用药提供一个检验的平台。
$ Z! z/ K9 c  v( r, U7 H  二、恢复脊柱初始生物力学功法简述
! i4 w' V" I$ H- d* P: c2 W  归纳为一、趴;二、吊;三、靠;四、姿势;五、脚线;六、盘腿;七、颈三;
( d  E- g. X2 Y; J2 x' ]1 H% i+ r  八、倒丹。于此择其要而介绍如下。- c3 N, h) _7 u, f# w% H# W% K0 D& {
  1.趴练习者以双肘为支撑,在地上放一软垫趴在上面,或直接趴在硬床上。只要胸部不接触地面或床面便可。切忌用力!让自然的重力通过肘支撑着起作用即可,双肩胛完全放松。成年人至少每日1小时(90分钟最好),70岁以上,至少2小时,以后每10年增加1小时。这样持之以恒,便可预防、改变并逆转退化!退变逆转的影像学变化在坚持做此功3年后便可明显见到。由于开始做的时候有很多不适或疼痛,根据病程、年龄或体质的不同,有的人从5分钟开始,每日做6次再每周增加1分钟直至90分钟,然后保持。个别高龄的老人刚开始只能勉强在床上做1分钟,便要休息半分钟,然后再趴以5分钟为度,直到可以连续做5分钟,以后每周再加1分钟。
' O8 r& F- o1 `: U2 z! F9 w, |  趴功的原理:恢复脊柱初始生物力学功能。当脊柱在这一姿势达到10分钟后,脊柱各层次筋膜的各种感觉受体便相继被唤醒,从而激发人体初始生物力学状态中本能自愈力。若世人都知道趴功的妙用而实践之,绝大部分的脊柱筋伤病都会得到帮助,包括严重的退变也都会缓慢地逆转!2 G& ]& f2 T, X* S
  每次做完后,一定要翻过身来,仰卧屈膝,轻轻摇一摇头颈和腿部,使脊柱放松后,方可侧位坐起,以免过快改变姿势产生伤痛。练习者在读书、看电视、写文章时便可同时做此动作,一举两得。腰椎滑脱患者对该动作要作相应调整。
& m$ U2 O2 k" b; W/ x0 i  2.吊双手自然上举抓住吊杆、吊环或任何承载身体重力的支撑物,让身体部分或全部的重力悬空,除了抓力外,其他关节都须放松。一般要求:1次吊10秒,重复10次,悬力以肩关节不痛为度;等到全身重力皆可悬起后变改为每次吊到失力为止,重复3次;最终的目标是1次能悬吊120秒,此功告成。以后便保持早晨、下班后、睡前各吊足120秒即可。这一动作是为胸颈肩综合征的患者而设计的。肩关节的初始生物力学功能是爬高或悬吊。8岁以前的孩童仍然保持爬高和吊耍的天性。颈和上背痛的患者只要吊两三天后就能见到很好的效果。这一动作能直接解除颈胸侧缘各层次筋膜的张力。肩关节功能障碍的患者须做特殊调整,待到手臂可以上举时便可进入这一动作。+ U  V: c/ y! ]# @* J, O/ e/ i! K
  ……
' D) I) E' V: j4 H" V2 h  前言/序言
9 {& `! ?  R/ A% {' Q1 N; r  海派中医流派传承工程,开创了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传承的新起点,为全国地域性流派传承研究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思路和实践经验。
2 L4 L- S% k& j2 X0 z  “海派中医流派传承系列”丛书编写工作是对海派中医流派传承工程阶段性建设成果的系统梳理和总结凝练,将全方位展示各流派的历史文化、传承脉络、学术思想、临证经验、特色技术、医德医风、当代发展,力求体现海派中医流派的鲜明特质和深厚内涵,为中医药学术传承、文化弘扬、临证实践提供综合的具有系统性、创新性的史料和学术资料。当然,这一工作只是落实流派传承创新各项举措的第一步,海派中医流派的传承发展内涵丰富,需不断加以完善和提高,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同道们齐心协力、长期关注,各方也需不断扶持投入,还要与当代的中医药教育、人才培养、临床实践、文化宣传、传承模式创新紧密结合。中医药流派传承必须要跨越以往单一的家族传承、师徒授受模式,迈向更加广阔的发展领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这些都需要我们有更加深入的思考、科学的规划,一步步地向前推进。2 c" L& e/ [) `% d% n
  本丛书的编写得到了丛书编委会各专家的鼎力支持,同时也凝聚了各分册作者的辛勤汗水、聪明才智和历史使命,在此对他们致以深深的谢意!由于时间仓促,丛书有疏漏和不妥之处在所难免,还请各位同道、读者批评指正,以便再版时修订完善。+ e& x7 _" c4 q# S9 l  b
游客,本下载内容需要支付8共享币,购买后显示下载链接立即支付

" K# c1 G3 `3 w: ?
( V4 Y8 [+ d5 E, @- A  c6 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懒得打字嘛,点击快捷回复 【回复乱码 永久禁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0

粉丝6

帖子1915

发布主题
推荐素材更多+
广告位

服务电话

15987183307

QQ:1136111231
关注我们 :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经典-文库- 与你共享

Powered by ynjie.com Array© 2001-2013 ynjie.com  滇ICP备19007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