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亲历纽交所 王晶 著 中信出版

[复制链接]
  • 地区:中国大陆
  • 格式:PDF
  • 文件大小:9M
  • 时间:
  • 类别:金融投资
  • 价格:1共享币
  • 提示:本站推荐经典投资资料
本帖最后由 Money 于 2020-3-21 14:59 编辑 ) K8 O" s! e1 t1 i9 `3 o
5 a3 t* _6 S5 g8 ]
  内容简介
, V/ y/ ~8 {; U; |# J6 {# U  财经记者王晶,根据多年驻纽交所的采访经历,选取*具代表性的15位“圈内人”的故事,讲述华尔街的“心脏”——纽交所曾经历的危机与困境,如1987年股灾、“9?11”事件、前主席兼CEO天价薪酬丑闻、大裁员风波等,并介绍其是何以应对的。读者不仅可以“近距离”观看纽交所那未曾在媒体上曝光的一面,更可以学习纽交所精英们应对危机事件的策略方法,并从其震撼的人生故事中获得前行的力量。/ c0 Q& P6 |6 z# Q
  作者简介$ Z, T3 C& p+ R: T4 D
  王 晶
( q+ @" n/ w" E2 F! D  财经作家、自由撰稿人。美国中文电视前首席财经记者兼主持,常驻纽交所和纳斯达克,曾负责东方卫视《?午线》财经直播连线。本科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毕业于波士顿爱默生学院(Emerson College)。沃顿商学院商业记者研讨会学员并获得唐纳德?T. 希恩(Donald T. Sheehan)国际奖学金。
! W3 D2 F' \% j" Q  精彩书评
, q9 }  ?2 n0 y5 X  吉姆?罗杰斯(Jim Rogers) 国际投资家、《街头智慧:罗杰斯的投资与人生》作者
. P% w1 z$ c  e, Y  由于王晶的洞察力、理解力和对细节的注重,我总是很享受她对我的采访。我相信你们会发现这些(书里的)采访甚至更加有趣。7 l6 F, E$ j3 \' _, z
  “I always enjoyed when Jing Wang interviewed me because of her insight, knowledge, and attention to detail. I am sure you will find these interviews even more interesting.”
9 ]3 P( e$ q$ R" I  刘 墉 著名作家、画家7 _7 _/ B* ]4 [
  置身于纽交所喧嚣的大厅和巨大的财富漩涡却能长期恬静且从容,这些华尔街人用正直的品性、不懈的追求、严谨的态度和鲜明的个性,诠释了自己的人生,也为后来者导航。! K( R! ?& [4 p% e. y5 _9 L
  徐小平 真格基金创始人、新东方联合创始人
! q* K5 Z6 L% J  人生往往如同股市,起起伏伏,时而前途未卜。我们无法预测未来,但能把握节点。作者王晶深入华尔街**线,为我们带来有趣励志的人生故事,展现了众多有血有肉的华尔街人。你会发现,没有不能改善的人生,也没有走不出的困境。
1 Z. o; e- F: v) j$ F: T! P+ T( v  涂经纬 中国电影家协会青年工作者协会副会长、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主持人2 R  ^* n/ K+ M7 n) v- t7 [
  几年前**次参观纽交所的经历仍历历在目,只是时移世易,交易大厅当年的鼎盛现在已无法在现场感受到。谢谢王晶将当年的故事记录下来,带我们重新回到那沸沸扬扬的华尔街。无论是天生拥有好歌喉的股市交易员、在不惑之年决定重返校园的华裔工程师,还是不顾自身安危将新闻理想置于首位的财经记者,我认为将他们的故事记录下来,本就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事情。# `. P2 ?- T% ]1 O/ ^" ]; x: n  t
  黄杰夫 AEX控股公司创始人、前美国洲际交易所(纽交所母公司)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前芝加哥气候交易所亚洲副总裁4 y4 a) m0 t5 n( u
  让股市服务于实体经济的首要前提是存在独立、公开透明的机制以及股票交易所之间的竞争市场化。相信这本书能引发金融界的思考!
) x7 h, }* I- N8 N; M/ U2 H  目录, T# _' M$ z; z% D, D  D
  引言 /001: h) t/ G8 _# r, B8 r5 c+ o5 C
  第一章 “9?11” 事件幸存者、 热爱烹饪的顶级交易员 /005
3 F3 M# ^; S, q. u5 i  肯尼?波尔卡里(Kenny Polcari), 出生在马萨诸塞州波士顿的一个意大利移民家庭, 从小在著名的度假胜地科德角长大。37 年前, 肯尼背井离乡,只身来到位于曼哈顿下城的金融区打拼, 并进入了令其着迷的纽约证券交易所。“9?11” 事件当天, 正在世贸中心二号楼工作的肯尼要不是因为一次偶然, 很有可能成为遇难者之一。“9?11” 事件发生后, 肯尼为何不顾家人反对, 重返华尔街? 又为何坚持每天撰写交易员笔记并免费发送给全球读者?这是一个“纽漂” 的励志故事, 也是一个华尔街人的拼搏故事。: G% J, u2 ?  E6 H4 d
  第二章 备受马云尊崇的 “纽交所传奇交易员” /023
& a9 r' I0 Z; R  亚瑟?卡欣(Arthur Cashin), 华尔街最具传奇色彩的交易员之一。2014年阿里巴巴上市当日, 马云专程找到亚瑟要求合影留念。马云说: “来到纽交所, 怎么能不和亚瑟合照呢?” 亚瑟18 岁进入华尔街, 至今拥有近60 年的从业经历, 在业界备受尊崇。亚瑟为何受人尊敬? 又为何成为华尔街交口称赞的传奇交易员? 在本章中, 他通过一个简单有趣的小故事向我们讲述了“价格发现” 的道理, 还向我们揭示了发生在1987 年股灾后不为人知的一面: “每个人都还记得1987 年的股灾, 而真正恐怖的一天是在‘黑色星期一’ 发生后的第二天。”- v# I1 g! v7 P9 I0 R8 I
  第三章 被华尔街 “耽误” 的歌唱家 /047
3 A* p: a( D& `( ^! R, \  不惜从大学辍学来华尔街闯荡的本?威利斯(Ben Willis), 工作初期因工资无法负担日常所需, 在下班后去夜总会当过保镖、门卫及酒保。本也是一名天赋异禀的歌手, 他曾在NBA 赛场上演唱过美国国歌。作为交易员, 本深受前纽交所主席格拉索的信任。2003 年, 格拉索因天价薪酬丑闻被迫下台。作为这一事件的亲历者, 本以一名纽交所场内交易员的角度, 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他眼中的格拉索, 揭开了那不为人知的一幕。' R7 L& I) A/ ~& I/ I
  第四章 华尔街的 “爱因斯坦” /071
: r$ M# ^  D/ {; ?4 d8 Y  交易员彼得?塔奇曼(Peter Tuchman) 有一个头衔, 叫“华尔街上被拍照次数最多的人”, 这源于他那极具特点的长相和神似爱因斯坦的发型, 所以大家都喜欢称呼他为“爱因斯坦”。不过, 作为各大财经媒体头条新闻配图的常客, 彼得有自己的烦恼。2014 年, 美国著名财经网站市场观察刊登了一篇名为“这是纽交所交易大厅运营的最后一张照片” 的文章, 称交易大厅如今只是媒体镁光灯下的马戏团, 交易员们只是在“踢虚拟足球比赛”。面对外界质疑, 深爱交易大厅的彼得如何回应? 他又是怎样反击的?
* O  j6 O' p/ b: @9 y  第五章 心怀警察梦的纽交所明星 /091: N9 V$ `8 b" B
  交易员斯蒂芬?吉尔福伊尔(Stephen Guilfoyle) 拥有标准的好莱坞式笑容和如NBA 篮球运动员的魁梧身材, 他在纽交所交易大厅工作了30 多年,明明可以靠脸吃饭, 却偏偏要靠才华。不过, 他真正的过人之处在于其面对困境从不气馁的精神。随着计算机逐渐取代人工, 斯蒂芬在华尔街数次被“炒鱿鱼”, 但和很多人不同的是, 他总是在第二天就重返职场寻找工作。“我不能让沮丧打败我, 因为我需要给孩子做榜样。” 尽管拥有美国经济学家的头衔, 但在被裁员的日子里, 斯蒂芬当过家得宝的叉车司机, 每天凌晨3点就开始工作。他从没让自己因为被解雇而陷入沮丧, 或悲伤地待在家里。" u; H# S% e' l: ?" }3 e
  第六章 从骁勇善战的海军陆战队成员到华尔街顶级交易员 /105- c; g6 T- }' d; e- t7 L
  军人出身的马克?奥托(Mark Otto) 在1993 年进入纽交所, 从交易大厅的最底层一路晋升, 最终成为指定做市商。担任交易员期间, 马克凭借对数字的敏锐和从军经历赋予他的独特技能, 在纽交所声名赫赫。他也是与中国最有“缘分” 的纽交所交易员, 曾任多家中概股指定做市商, 一度是交易大厅里管理中概股最多的交易员。为何他总能在各种危机中保持不败战绩?曾经在战场出生入死的军旅生涯又对他的职场有何帮助呢?2 o( W4 A  M5 }+ [5 p
  第七章 攀登珠穆朗玛峰的冒险者、 不婚主义者 /123  ]6 I# Z  x: \5 F. Z' f2 C; z
  交易员艾伦?瓦尔德斯(Alan Valdes) 是一名名副其实的冒险主义者,他攀登过珠穆朗玛峰, 挑战过“非洲屋脊” 乞力马扎罗山和阿尔卑斯山脉的马特洪峰。就算现在年过半百, 他也时不时在华尔街“消失”, 跑到大海“漂” 上好一阵儿。由于他在华尔街资深的交易经历、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他成为包括CNN、CNBC、福克斯、彭博社等多家美国主流媒体的特约采访对象。7 H7 e" C; P5 x, V1 }2 b  i
  第八章 你对华尔街精英的所有想象, 都在他身上逐一呈现 /143' I* @1 m1 U7 c& ?
  交易员基思?布利斯(Keith Bliss) 的从业经历囊括了商业贷款、财务软件和咨询、股票和期权执行、直接私人投资、投资银行等诸多金融领域。和许多纽交所交易员不同的是, 基思的职业发展并不是从交易大厅开始的。他大学毕业后曾就职于花旗银行等金融机构, 积累了大量销售技巧, 从而令他在华尔街游刃有余。他认为, 交易最难的部分在于克服情绪, 做到理性投资。此外, 基思也在采访中向我们讲述了2014 年阿里巴巴赴纽交所上市的细节, 如首笔交易为何等了那么长时间。
0 U) a% G  S& R" ~- J8 m  第九章 真正的华尔街英雄 /161/ T4 R# {9 N$ P- K1 Y
  奥利弗?霍华德(Oliver Howard), 纽交所保安。“9?11” 事件发生当日, 他凭借直觉及职业的敏感性拯救了上百人的生命。当时, 奥利弗被分配到纽交所位于世贸中心二号楼的办公区, 负责第28 层至30 层的安保工作,当第一架飞机撞上世贸中心一号楼时, 二号楼响起警报, 通知楼内人员回到办公室。但奥利弗并未听从指挥, 军人出身的他决定遣散3 层楼的所有纽交所员工。其间, 为了确保每位纽交所员工都离开了大楼, 他上下楼排查了两边。最终, 因为他的尽职, 纽交所上百名员工全部得以逃生。
- |! b8 y! Q4 c$ s/ y$ j% A, C  第十章 华尔街上的中国人 /177+ m+ M/ ^" K, _5 j0 H) l* `3 i
  安德鲁?洪(Andrew Hong), 前纽交所技术部门员工。1977 年从香港来到美国, 没有任何高等教育背景的他凭借华人特有的勤劳上进, 先后在高盛、美国证券交易所、纽交所、富国银行等华尔街大型金融机构任职。而在进入华尔街之前, 他既当过餐厅服务员, 也做过珠宝代工生意。他的经历,是在美华人努力拼搏的缩影, 也是一个时代的记忆。  E) y7 u' [( K/ i9 B/ D3 G; C* h+ z
  第十一章 始终战斗在华尔街的前线、首位进入交易大厅的华人主播 /195
- ~4 z) n8 @6 X0 z5 J  庞哲, 凤凰卫视驻纽约站首席记者、华尔街多媒体公司创始人、首位在纽交所交易大厅报道新闻的华人主播, 也是首位现场报道“9?11” 事件的中国记者。当天, 庞哲不顾生命危险, 坚守在华尔街, 为全球华人观众第一时间报道了“9?11” 事件, 也因此被北京晨报评为“2001 年最杰出十大记者” 之一。高中毕业后便到美国读大学的庞哲, 与大多数新一代留学生不同的是, 她的留学经历充满奋斗和艰辛, 颇具传奇色彩。而具有近20 年财经媒体从业经历的她, 更是行业楷模, 其工作成果和态度备受同行尊敬。
1 f+ |; u9 D* Q. s  第十二章 历经生死的普利策奖获得者、 美联社摄影师 /213
* O# d2 j. t, _! b- P  理查德?德鲁(Richard Drew) 在1966 年因拍摄一起车祸事件偶然进入了摄影记者行业, 现任美联社摄影记者。1968 年, 美国第35 任总统约翰?肯尼迪的弟弟、前美国司法部长罗伯特?肯尼迪在加州洛杉矶大使酒店被刺身亡, 他在现场不顾生命危险抢拍下了历史性画面。1993 年, 他凭借一张拍摄总统竞选者罗斯?佩罗的照片斩获新闻界最高奖项———普利策奖。2001 年9 月11 日美国遭遇恐怖袭击, 他不顾面前即将倾塌的大楼,抓拍了举世闻名的经典之作《坠落的人》(The Falling Man)。8 `% k( H; ?7 t
  第十三章 一个德国名记的 “美国梦” /233) V5 [5 H% r$ E) f' n: ^
  马库斯?科赫(Markus Koch), 德国资深财经记者, 驻纽交所逾20年。只有高中学历的他, 在1991 年身揣向朋友借来的5 000 美元, 独自离开德国到纽约闯荡。如今, 他不仅是德国家喻户晓的财经记者兼主持人,时常受邀回德国进行演讲, 还多次获奖。现在的财经媒体究竟应该怎样制作新闻, 才能满足大众所需? 媒体人为何必须拥抱“改变”? 马库斯的故事, 或许能带给我们启迪。
5 n! z8 K! W  B/ p" `  第十四章 美国王牌记者的故事 /251
, v+ w6 H6 X( g6 [0 {  鲍勃?皮萨尼(Bob Pisani), 美国家喻户晓的财经记者, 1990 年加入CNBC 至今。他曾两次获得电视王牌奖提名。鲍勃在最初的职业选择上曾与父亲的关系陷入僵局, 他父亲希望他继承家业, 从事房地产生意, 但鲍勃的梦想是当一名纪实类作家或记者。1997 年, 鲍勃进入纽交所开始报道股市新闻至今。是什么原因让他一直待在纽交所? 他遇过的最大挑战又是什么?0 W* K7 _; {$ B; G5 V
  第十五章 纽交所的亚洲职员 /273
5 ?0 D! p8 J0 C9 ?  萨姆?范(Sam Van), 越南裔美国人, 前纽交所上市业务国际部主管, 前美国金融业监管局副董事。在纽交所任职期间, 他专注于新兴资本市场的业务开发及关系拓展, 负责多家中概股的IPO。他见证并亲身经历了中概股赴美上市这些年的起起伏伏, 并坚信公司不应将在纽交所挂牌上市视为终极目标, 应寻找能够提供最佳估值的市场。作为亚裔美国人, 他坦言在类似纽交所的美国企业会遇到职场“天花板”, 偏见依旧存在, 但是, 最大的挑战永远是自己。" }* L! D$ z8 U2 O
  后记 /2912 z& }; E# s  ^0 A
  精彩书摘
1 m) G' t" a. X" H& o  节选自 第三章 被华尔街 “耽误” 的歌唱家+ Z1 [" w, a' b% p# `' s( m
  “纽交所之王”3 H; x& _) s* P0 S
  格拉索在1995 年至2003 年任纽交所董事会主席兼CEO, 2001年“9?11” 事件发生后, 在他的努力下, 纽交所在短短4 个交易日之后就重新开始交易, 成为美国社会战胜恐怖主义的重要标志事件。然而, 格拉索在2003 年因高薪丑闻最终黯然退出舞台, 成为纽交所史上最受争议的CEO 之一。
$ h2 {! I/ l; G5 j1 r( e' J  与诸多华尔街精英不同, 格拉索完全没有典型“华尔街精英”的样子, 与其前任———威廉?唐纳森(William Donaldson) 相比,他就是一个来自纽约皇后区的街头男孩。唐纳森出身常春藤, 由投资银行起家, 而格拉索既没有辉煌的学历, 也没有豪华的家世, 甚至连大学都没毕业。: }; A: f5 {6 p0 b$ v
  尽管格拉索个头矮小、其貌不扬, 他却从纽交所的底层一路攀升到了权力的巅峰。: I  F0 s3 E0 V9 N6 r
  他也是一位善于利用媒体的CEO。为了应对与纳斯达克交易所的竞争局面, 他打破常规, 将电视媒体带进了交易大厅, 让纽交所这个在世人眼中神秘莫测的“俱乐部” 展现在全球观众面前, 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建立起了纽交所的品牌形象。正因深知媒体曝光的重要性, 在他任职期间, 格拉索将每天例行公事的敲开市钟仪式变成电视的狂欢节目, 逐步打响了纽交所在全球的知名度。为了让敲钟仪式精彩好看, 格拉索邀请名人明星加入, 甚至将动物也请进了交易大厅。在矿业公司盎格鲁黄金(AngloGold) 的敲钟仪式上, 一只活生生的非洲雄狮站到了敲钟台上, 格拉索站在狮子右边, 这看似疯狂的行为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 A0 r, Z- L/ \8 C# G6 r2 _  本表示: “将媒体引入纽交所交易大厅, 等于是在告诉全世界,我们的工作并没有什么可隐藏的。也许, 我们的竞争对手会告诉大家, 纽交所是一个黑暗的政治系统, 但事实并非如此, 你完全可以通过电视看到我们的工作情景。”! G) L0 o, @4 |. A
  尽管包括本在内的多数交易员都对媒体持欢迎态度, 但即便获得进入许可, 可以进入交易大厅的媒体仍有一些“潜规则” 需要遵守。如果交易员挡住了电视记者的镜头, 媒体应耐心等待交易员离开, 而不能要求他们挪步; 摄像机的镜头永远不能对准交易员的电脑屏幕; 不是所有交易员都可以采访, 只有经纽交所培训过的交易员才能接受采访。
1 \# ?( j4 [* K* B4 p3 I  基于我的采访经验, 我好奇地问本: “当媒体最初进入交易大厅时, 你们会不会排斥媒体, 或者认为媒体妨碍了你们的正常工作?”+ i& H9 H- {/ s/ A
  本快速摇摇头, 说: “不会! 这些工作本就应该欢迎媒体曝光,我们没什么可隐藏的, 反而希望全世界的人看到我们在做什么。如果你不这么想, 那么问题很有可能出在你身上, 而不是工作本身。而如果你不希望别人知道你在做什么, 那可能也不是一个好迹象。这就好比你没法告诉你7 岁大的女儿你在做什么工作, 原因极有可能是你自己没做对事情。如果你不想让自己所做的事情出现在报纸头版或CNBC 头条, 那你就不应该做这事。”; X6 ?- F+ Y1 Q! i: U, i" `& [
  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 格拉索因将媒体引入纽交所而一战成名, 也因媒体曝光而一败涂地。随着以《华尔街日报》为首的媒体估测格拉索的薪酬水平, 纽交所在2003 年8 月对外公布了格拉索的薪酬情况, 文件显示, 格拉索在2003 年获得了1. 39 亿美元的退休薪酬, 相当于纽交所过去3 年的净利润总和。这一巨额薪酬震惊了金融圈, 也惹怒了早就对华尔街看不顺眼的民众, 最终, 格拉索被迫辞职, 离开了他工作36 年的纽交所。, p- j8 D! T7 M% A- K% L/ o; `+ ]! V
  本认为, 前高盛CEO 保尔森是格拉索这笔巨额薪酬的“泄密者”, 他将格拉索的实际薪酬及其退休账户的存款泄漏, 而这一切都可能出于保尔森对纽交所的不满甚至敌对, 因为高盛一直希望将其交易系统引进纽交所, 和它们的技术对接, 但此举遭到了格拉索的反对。
2 Q( _" B/ K/ {$ w6 u2 y  在本看来, 作为高盛的竞争对手, 纽交所影响了高盛的赢利能力和股票价值, 这是保尔森讨厌纽交所的直接原因。“作为一个纽交所内部的观察者, 我认为保尔森永远不应该进入纽交所董事会,甚至任何高盛的人都不应该进入董事会。但当时格拉索告诉我, 要靠近你的朋友, 但要和敌人更近。格拉索明知保尔森是竞争对手并且讨厌纽交所, 但他还是让保尔森进入了董事会, 这是一个巨大的错误。”
& i1 }$ `4 A! o9 X" n4 @9 n  格拉索离开纽交所后, 接替他职位的两名高管皆来自高盛, 先是约翰?赛恩(John Thain), 接着是邓肯?尼德奥尔(Duncan Niederauer)。而随着邓肯?尼德奥尔于2014 年离开纽交所, 同年离去的还有高盛在交易大厅的指定做市商业务。
8 D! w$ P, T6 h& l, q1 Y9 b  伴随格拉索时代结束的还有一度欣欣向荣的场内交易。从叱咤风云的“纽交所之王” 到成为众矢之的的“贪婪高管”, 格拉索的离去虽然让纽交所的竞争者们拍手叫好, 但令许多交易大厅的交易员感到不舍。根据本的回忆, 格拉索并没有举办欢送会, 在他离开纽交所的倒数第二个晚上, 格拉索召集了六名场内经纪人, 和大家进行了一次秘密谈话, 本是其中之一。, W6 n! d5 z* ^2 H7 v% ]
  “格拉索给我们打电话, 一共叫了六名经纪人到纽交所六楼会议室谈话。他知道他遇上了麻烦, 而他想知道交易大厅对这件事怎么看。”
! d6 i( k- \# w1 B! j2 O  格拉索首先向大家解释了事态的发展, 随后绕着桌子依次询问每一个人的看法。那是一个很大的会议桌, 可以坐30 个人左右。一开始本以为他会坐到桌子对面, 结果格拉索走过来说: “我想和本坐在一起。” 于是格拉索坐到了本的左边。1 X* K/ w3 w- h; z3 y5 ]3 I1 @. s! z
  本继续说: “我比较老派, 我总是称呼他为格拉索先生。当他问到我的观点时, 我说道: ‘格拉索先生, 我没什么好说的, 我甚至不知道我为什么会在这里, 因为这件事远超过了我的职位范围。’”8 X1 b, U' `2 ?% f( R, l
  格拉索回应道: “胡说, 把你叫来是有原因的。你为桑盖德公司(SunGard) 工作, 我想听听你的观点。”7 Q( s5 }% @- G+ ?/ i7 _* A
  于是本对他说: “我们遇到了麻烦, 但我们的董事会成员中有强生(Johnson & Johnson) 和埃克森(Exxon), 它们有着史上最棒的商业故事, 我们需要知道它们当时是怎么处理危机事件的。埃克森曾遭遇过其公司史上最糟糕的石油泄漏事件, 强生公司曾因泰诺中毒事件陷入严重危机, 所以我们应该把它们的公关或媒体顾问都叫过来, 向他们做咨询。”
1 P4 Q) k% Y* B& f3 s9 D" u6 S  本讲完之后, 格拉索对他说: “谢谢, 但我会处理这件事。”' x5 `. t+ Q6 o( p' p2 p  E
  格拉索在回应中用了“我”, 而非“我们”。精确的用词暗示了事件的结局。本接着说: “其实, 当格拉索用了‘我’, 而不是‘我们’ 时, 我就知道我们没救了, 我们完了。会议结束后, 我朝电梯走去, 还有一些不请自来的人聚集在那里, 他们想知道发生了什么。”/ L+ c' X5 u& ~% F2 N9 s" G: ]  _
  本迈进电梯, 对着那群人说: “你们仔细听好了, 我们完了, 结束了。”) ]; S3 f3 I# {
  电梯里的人们惊呆了, 他们瞪大眼睛问本: “你是疯了吗?”于是本又重复了一遍: “你们听到我说的话了吗? 我们完了。格拉索对我的回答用的是‘我’, 而非‘我们’, 意味着他无法与这件事抗衡。”
3 `1 A4 f# d% T* X, }9 g, \$ K  “他如同拿破仑一般跌倒了,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他邀请保尔森进入董事会。在我看来, 保尔森是不怀好意的, 他就是想把格拉索以及纽交所搞垮, 最后他成功了。” 本对这件事得出了他自己的结论。2 l& E: N  v  q# v
  后来, 时任CNBC 财经记者的查尔斯?加斯帕里诺(Charles Gasparino) 将格拉索在纽交所的经历写成了一本名为《纽交所之王》(King of The Club) 的书, 并尝试从本口中打听他和格拉索那晚会面的情况, 但被本丝毫不留情地拒绝了。我问本为什么不喜欢查尔斯, 本回答说很厌恶他报道商业新闻的方式。
* o7 ^5 t7 x( T9 M# f+ ?8 D% M  “有一晚我和一群朋友吃晚餐时, 查尔斯出现了, 他想找我了解那晚究竟发生了什么, 但我并不想和他聊天。过了一会儿, 他又来找我交谈, 正在喝酒的我朝他迈进了一步, 不客气地对他说:‘你仔细听着, 我不喜欢你, 不喜欢有关你的一切, 如果我在这张桌子旁说的任何一句话被你发表出来了, 你不需要担心我会起诉你, 但我会把你揪出来教训一顿。’ 这时查尔斯的朋友拽住了我的胳膊, 我让他把手从我身上拿开, 否则我连他一块儿教训。”/ J: s! I+ R% ^3 e3 f' g  d, k, {
  几年后, 查尔斯?加斯帕里诺从CNBC 跳槽到了福克斯新闻台(FOX News Channel, 简称FNC), 并在电视上报道了一些有关纽交所的事情。过去经常接受福克斯新闻台采访的本便从那时开始抵制福克斯新闻台, 他不再接受福克斯新闻台的任何采访邀约, 也不再给他们发送自己的交易员笔记。“只要查尔斯?加斯帕里诺还在福克斯新闻台, 我就不会和福克斯新闻台有任何接触。”
5 R- H0 J9 x! ~; [4 Y! y  这也许是本能为格拉索做的最后一件事。
游客,本下载内容需要支付1共享币,购买后显示下载链接立即支付

3 E5 t! q3 t" f/ S3 K
: R- T/ \/ _8 K/ m; u& J7 A6 m! H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懒得打字嘛,点击快捷回复 【回复乱码 永久禁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0

粉丝39

帖子5054

发布主题
推荐素材更多+
广告位

服务电话

15987183307

QQ:1136111231
关注我们 :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经典-文库- 与你共享

Powered by ynjie.com Array© 2001-2013 ynjie.com  滇ICP备19007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