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解密雙螺旋:DNA結構發現者華生的告白 华生 James D. Watson 天下文化

[复制链接]
  • 地区:台湾
  • 格式:PDF
  • 文件大小:60M
  • 时间:
  • 类别:科技前沿
  • 价格:10共享币
  • 提示:本站推荐经典投资资料
  內容簡介
6 y; Z" s& r  D. [  世紀之書《雙螺旋》圖文註釋版* U; \( [; F$ E- n. k
  自達爾文《物種起源》以來,' S- i7 T( L* u4 Z. q  H$ V/ |
  最重大的生物學事件
3 s  H% C- k' G4 H4 s+ W; U; Q  克里克與華生發現的 DNA 結構,以及此結構對於生物學的全面影響,乃是本世紀科學界最重大的事件之一。' [6 N$ L! h$ f. Q$ I
  ——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小布拉格(William Lawrence Bragg)是我們這個時代最令人振奮的科學成就之一。
' {! k  g9 m* n" Z3 Q  —— 美國政治家 愛德華?甘迺迪(Edward Moore Kennedy)半世紀不衰的超級科學經典
7 N" P& M  p- ~6 j  ● 1968年出版後,盤據《紐約時報》暢銷榜十六週,翻譯成二十多種語言賣出一百多萬冊● 美國國會圖書館選為「塑造美國之書籍」( Books That Shaped America )● 紐約公共圖書館選為「世紀之書」( Books of the Century )● 科學史的現場重建;科學界遠比你想的更「叢林」● 加入圖片、注釋,讓讀者彷彿親臨科學界的頂尖對決● 連作者都不知道的史料,統統在這本《解密雙螺旋》
% c9 X& f3 _5 O5 V  ◇周成功教授審訂2 O. X" i9 ^0 F! W& |5 x  f" C
  1950年代,英、美三組科學家競逐解開DNA的謎題。當時初出茅廬的華生與克里克,率先提出DNA的雙螺旋結構,並因此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7 r9 q4 z* u" Z3 y* g' w9 l  1968年,華生所著的超級經典——《雙螺旋》出版。他以犀利、率直的口吻,記錄這科學史上的重要一役,更鮮活呈現科學家在工作與生活的各種樣貌。0 X9 W6 Y$ E( u# m  M
  本書是《雙螺旋》的圖文註釋版,除了完整保留經典故事,兩位編輯甘恩、維特考斯基,更發揮偵探般實力,把故事中提及的細節、人物資料統統挖掘出來。像是華生被指導老師痛罵「你這該死的混蛋」;與克里克因為《雙螺旋》的出版差點鬧翻,這些珍貴信件都可在這本《解密雙螺旋》看到。還有,如果你好奇故事中提及的「劍橋第一美男子」是誰?華生看胃病的醫師竟然得過奧運金牌!這些原版並未細說的小故事,在本書都有進一步追溯。) R. G" S6 U' ~+ S; O: A" J
  感謝勞苦功高的編輯團隊,重現這段科學史上的重要一步,讓後世讀者彷彿親臨英國劍橋、與科學家並肩見證這段科學革命。& _4 ]: D2 F( W3 L2 _
  作者介紹8 [9 C! w4 |+ C3 d8 y
  作者簡介
! J% K' ^  Z6 k$ n5 K  華生James D. Watson
( Z" _7 Y* N" w* R6 @  1928年生,美國分子生物學家。15歲就讀芝加哥大學,主修動物學;22歲獲得印第安納大學博士學位,主要研究噬菌體。
0 p6 g8 _: q' T0 t  1962年,華生與克里克因為發現DNA的雙螺旋結構,與同僚威爾金斯三人共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曾任哈佛大學教授、冷泉港實驗室首任總裁。% N- W1 q! p$ T& O% s5 Y
  編者簡介
  m* E+ C/ R% ]5 P! d  甘恩 Alexander Gann; r) G/ k0 ]- I+ J4 ?
  冷泉港實驗室華生生物科學院的教授。
8 `% y  F) ]  \- o  維特考斯基 Jan Witkowski
5 j# r2 D) w) w' I0 M  冷泉港實驗室華生生物科學院的教授。
, b. T) [1 u, _1 ~' j3 e5 K  審訂者簡介
" f& W8 c  E( N  ~' S( D$ b  周成功- z5 d  j4 p# [! J
  美國愛因斯坦醫學院分子生物學博士、國立陽明大學退休教授。
3 u. x  A  K  O" O- l  譯者簡介- |! O; H6 ^' X+ `7 o2 }5 x7 F
  黃靜雅" `/ K9 h# M4 W9 x: r9 e' @) r' R
  台南市人,台灣大學大氣科學碩士(主修大氣環境),著有《台灣天氣變變變》(合著),譯有《看雲趣》、《觀念地球科學》(合譯)、《第六次大滅絕》、《如果這樣,會怎樣?》、《薩克斯自傳》、《水之書》、《愛因斯坦最大的錯誤》等,曾獲第八屆、第九屆吳大猷科普翻譯類佳作。
' {9 u9 F# q5 r6 Z% w& f2 L  除了大氣科學專長,也曾出版音樂專輯「看月娘」、「生活是一條歌」;創作兒童音樂專輯「春天佇陀位」、「幸福的孩子愛唱歌」「最棒的就是你」等。曾獲金曲獎傳統藝術類最佳作詞人獎、入圍金曲獎最佳台語女歌手獎。2002年之後定居加拿大溫哥華,卻心繫台灣的一舉一動,自稱是「用母親的眼睛與關懷萬物的心,跨界地球大氣與原創音樂」的家庭主婦。$ _+ u$ K& W# z" j7 B0 R. h
  目錄
4 E8 T5 O: ], }  《解密雙螺旋》序6 {8 `" I- S7 c# P* U7 w. `
  小布拉格爵士為原版《雙螺旋》所寫的序8 m0 F1 e& N5 s1 }; L
  原版《雙螺旋》序
2 V) t0 K+ g! ?7 Y  原版《雙螺旋》前言+ ~, ^$ Y. }$ Z& D6 w+ d8 U
  第1章  初識克里克
$ Z5 H: \* r9 x. r0 v8 R) D  第2章  生命是什麼?
! ~7 m! Q& q% P; U; Q5 M- o& x  第3章  選擇
6 |$ h  X+ t3 k  第4章  威爾金斯的照片
9 s) |* N' P4 d, ^/ j, T" g  第5章  鮑林登台( N2 W9 v3 Q5 S; E6 R. K1 V
  第6章  尋找落腳處
9 u1 t7 \, `1 T8 S" j( C; ^1 w  第7章  激盪; D: A) J. W0 C# B
  第8章  鬧翻
/ F: }6 w8 j/ T1 V" }  第9章  克里克與歐蒂
3 }. ]" r+ x/ L) |8 Z  第10章  富蘭克林的演講! ]; r" ^' p  T. k
  第11章  牛津行8 b3 {/ c3 _5 Q. o6 x* U
  第12章  模型
* G6 P9 {9 ]9 A$ |7 Q4 Z( |6 |  第13章  尷尬的會面
# x8 N$ c+ ?* S9 L8 ~1 ?: S( s  第14章  冷凍
7 i2 f( q3 D) y) ~/ P  o; l/ X  第15章  米奇森家族! p* }, Y6 C7 }! w5 k: ]5 w: Q
  第16章  幌子" R! r4 |* f; C2 f0 a% J( C
  第17章  出席會議
0 f1 c* ^- y3 w  第18章  查加夫來了
! {2 Y  a1 G3 Y/ G  第19章  鮑林現身  A9 U  s) C9 p* j6 i: p* J
  第20章  性
- O& Z- j" m" F) G3 a: Z; n  第21章  鮑林捷足先登& u; a- A- g7 n8 [
  第22章  虛驚一場$ i9 ~/ b" A3 `
  第23章  第51號照片
4 K  K( P# h3 p$ ]% o  第24章  劍橋第一美男子( z0 ]3 C" h, D5 c7 B9 v
  第25章  乍現
$ H* F- }5 c8 q- I8 s  第26章  我們發現生命的祕密
& A( G) L5 m$ ^! g4 F  第27章  威爾金斯姍姍來遲
$ V: j- e3 o3 r$ |! U  第28章  宣布
- i8 g4 L/ r1 P, Y2 b  第29章  終章$ V% V/ j% Z3 U  _
  原版《雙螺旋》後記7 r0 e3 Y, N" h# d/ C7 `$ ~8 O# Z
  諾貝爾獎4 r$ [* r" z! L2 W- f
  附錄一:最早描述DNA模型的信函% A5 K# v  W" d3 p
  附錄二:《雙螺旋》之遺珠
, J# e, u7 i8 i( ~# D1 u% h5 L  附錄三:華生及默克獎助金委員會的紛爭' t; j6 @& N8 Y4 n3 A% e9 v
  附錄四:《雙螺旋》之寫作與出版" _/ h% Y- X4 h' r! p2 E
  附錄五:查加夫的書評及引發之爭議6 h0 B5 l$ Y6 e' Z* G
  致謝1 h6 K! v1 _7 I! @  I( O3 x. A0 R# G
  參考書目
( G5 @3 @: r4 |6 j, h% }! s  序& O/ R. J' W* h6 L
  2010年6月,某天晚上,在冷泉港(Cold Spring Harbor)的布萊克福酒吧裡,布瑞納(Sydney Brenner)建議我去翻閱他最近捐贈給冷泉港實驗室檔案館的文件。0 A3 u3 j0 Z. G2 f& p" T
  在這些他的文件當中,他清楚有些是克里克(Francis Crick)的信函。他在劍橋與克里克共用了二十年的辦公室,因此克里克的信函跟他自己的全混在一起了。6 t5 R4 M, X% D: G# r+ N0 Q  X* f
  幾天之後,我們發現,這批珍貴文件包含了克里克的往來信函,時間正是劍橋的克里克與華生、倫敦的威爾金斯(Maurice Wilkins)與富蘭克林(Rosalind Franklin)這兩組人馬分別尋找DNA結構的那段時期。/ C0 B6 o) G: M: d$ w! G+ E
  五十多年前,這些信函被放錯了地方(克里克認為是「被效率過高的祕書隨手一扔」),導致在1960年代,最早開始研究這個新領域的分子生物學史專家,並沒有注意到這些信。這些信函為DNA故事的來龍去脈提供了不少新的見解,尤其是故事主人翁的人際關係。  D7 ~% Z  U, D2 I$ j* A6 y9 P; q" F
  DNA故事最著名的記述,正是華生的小說體傳記《雙螺旋》。這本書以二十三歲美國人的眼光,描述1950年代初在劍橋大學發生的種種事件。華生筆下的《雙螺旋》,用的既不是正式的自傳口吻,也不是歷史學家的字斟句酌,在1968年出版當時,他辛辣又驚悚的敘述遭到某些人的抨擊,也受到許多人的讚譽。
& P) E' R, b% H8 w  在撰寫關於克里克之遺失信函的文章時,我們自然重新拜讀了《雙螺旋》。令我們感到震撼的是,對於信函裡所發現的當時人物與事件,華生在書中描述得活靈活現,不僅是對於克里克與威爾金斯的描敘,還有華生對於自己的描述。
% ~, r( v5 X9 k  書中凸顯的活動,例如忙碌的社交應酬、打網球、上法文課、渡假等(克里克一律稱之為「八卦」),都記錄在華生劍橋時期每星期寫給妹妹伊麗莎白的信函中。書中涵蓋的科學內容,在當時寫給戴爾布魯克(Max Delbrück)等友人的信函中也有所討論,不但有DNA的研究,還有華生在細菌遺傳學及菸草嵌紋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方面的研究,這些在故事中都占了很重要的地位。% X! W& Y. @7 C# u% K0 `5 \' W. ]/ k
  在這批當時的信函裡,華生本人的性格表露無遺,一如他書中所描寫的青年──盛氣凌人、自信,但偶爾也自貶。我們所找到的當時紀錄,都令我們深深著迷──不只是華生、克里克、威爾金斯的信函中所披露的內容,就連富蘭克林、鮑林(Linus Pauling)等人的信函也是如此。, I0 d5 c4 t' y7 M, r1 t  g
  我們也注意到,《雙螺旋》書中出現了不少其他的角色──很多都與主要的科學故事不相干。為了保持敘事的流暢性,華生往往只提供最簡要的資訊,有時甚至沒提到最逗趣的小角色的身分。我們無緣得知「當地醫師」的趣事(他竟然把划船槳掛在手術室的牆上),也不知道「雅好古風的建築師」的身分(他的房子裡既沒有瓦斯、也沒有電)。我們對於佛卡德(Bertrand Fourcade)也知之甚少,只知道他是劍橋「第一美男子」。而且我們很想知道,在故事中,華生當時讀到關於「劍橋大學教師不當性醜聞」的小說,到底是哪一本?/ n0 y& k* U4 ^6 W
  於是,《雙螺旋》注解版的想法逐漸成形,此版本將增添一系列的觀點與心聲作為注解,以背景資訊與插圖充實內容。成果正是讀者手上的這本書。除了大量的照片(很多都是首度公開),我們也轉載了許多信函與其他文件的完整或部分摹本。參觀檔案館的樂趣之一,正是可以親眼看見、親手觸摸原始文件。雖然我們無法為讀者提供相同的經驗,但我們希望,讀者會很樂於看到這些信函及手稿,就跟最初收件者見到它們時一樣開心。
, ^, j8 t$ h. P* J  我們的注解所使用的素材來源眾多,有發表過的,也有未曾發表的。發表過的資料中,我們用到很多書籍──包括該領域的歷史與傳記,這些都列於書末的參考書目。在未曾發表的資料來源中,華生寫給妹妹及父母的信函,提供了他在劍橋生活的樣貌:而他寫給戴爾布魯克、盧瑞亞(Salvador Luria)等人的信函,則提供了科學方面的內容。
& y3 U( }, W6 n4 |# u  除了華生的文件之外,我們也採用了克里克、威爾金斯、鮑林、富蘭克林等人的文件,並收錄了葛斯林特地為此版本撰寫的回憶錄。葛斯林在當年與威爾金斯、富蘭克林都合作過,最著名且最有影響力的DNA繞射照片,事實上正是葛斯林拍攝的。每篇注解的出處,都一一列入書末的參考文獻清單。
- x& _/ B$ M( t6 q6 F  除了注解與插圖,我們還添加了幾篇別的文章。我們收錄了華生榮獲諾貝爾獎的記載,這篇文章原先發表在他寫的《避免無聊人士》(Avoid Boring People)一書中。在華生獲得諾貝爾獎五十週年之際,這樣的故事結尾似乎很合適。
7 f; g$ N/ N3 D: w9 M( v% |  我們還補充了五篇附錄,其中一篇附錄是1953年時、最早敘述發現DNA的信函摹本,分別來自華生與克里克;另一篇則是首度公開《雙螺旋》手稿中的遺珠章節,正式發表的原版書中刪除了這一章。雖然此章節並未描述任何有關DNA研究的新內容,但這篇遺珠章節,填補了華生1952年夏天在阿爾卑斯山區避暑的故事。9 O1 I2 \! l6 J1 [% v1 a
  必要時,我們會以添加注解的方式,訂正某些與事實不符的錯誤,但華生的原文並未更動。
* M( a1 a. \6 L- @; f4 l% y- {3 M) {  《解密雙螺旋》顯然不是詳盡的學術論文。相反的,我們所選取的史料,都是深深吸引我們的。但願新讀者及熟悉原版《雙螺旋》的讀者,都能從這本略顯古怪的精選文集中獲益,並且獲得樂趣。3 A0 s9 y2 A+ }' t' \( z
  亞歷山大?甘恩
: l  P/ _2 w% p7 A# A' E4 b  楊?維科夫斯基2 q9 ]0 ?2 H: m# Z
  2012年寫於冷泉港6 Q& w# Y" E7 j  W& q* O5 d
  第 2 章  生命是什麼?
6 `. L& e) p9 i5 C: M/ l  r  在我來到劍橋之前,克里克對於去氧核糖核酸(DNA)及它在遺傳過程中的角色,僅是偶爾思考一下而已。並不是因為他覺得無趣,其實正好相反,他之所以捨棄物理學,對生物學發生興趣,一大因素是他在 1946 年讀了《生命是什麼?》這本書,作者是著名的理論物理學家薛丁格。
+ f* J% J8 {$ W& g7 C- J  這本書提出精采的概念,認為基因是活細胞的關鍵成分,想要瞭解生命是什麼,必須先知道基因如何作用。在薛丁格寫這本書當時(1944 年),普遍認為基因是特殊類型的蛋白質分子。但幾乎是在同一時期,細菌學家艾佛瑞正在紐約洛克斐勒研究所進行實驗,結果顯示,遺傳特徵可能藉由純化的 DNA 分子從細菌細胞傳遞到另一個細菌細胞。
9 |8 B$ a. o4 O7 F4 f  T  由於已知 DNA 存在於所有細胞的染色體中,艾佛瑞的實驗強烈暗示,進一步的實驗將會證明,所有的基因都是由 DNA 組成的。果真如此,對克里克來說,這代表蛋白質並非揭開生命真正奧祕的羅塞塔石碑(編注:Rosetta Stone。引申為要解決謎題或困難事物的關鍵線索)。反而 DNA 才是關鍵所在,讓我們得以瞭解基因如何決定各種特徵,例如我們的頭髮及眼睛的顏色,很可能還有智力高低、甚至取悅他人的潛在能力等等。
# [4 w8 x, l) n+ ~/ u2 b  當然也有科學家認為,支持 DNA 的證據沒有說服力,寧可相信基因是蛋白質分子。不過克里克並不擔心這些質疑者。老是押錯賭注、自以為是的草包可多了。不少科學家不僅心胸狹隘、遲鈍,而且簡直是愚昧,這和報紙上以及這些科學家的母親們普遍擁護的形象恰恰相反。要是不明白這一點,便稱不上是成功的科學家。; l: u, o- M; |# s
  然而,克里克那時還沒打算一頭栽進 DNA 的世界裡。單憑它本質上的重要性,似乎不足以讓他離開才研究兩年、剛剛開始掌握要領的蛋白質領域。況且,卡文迪西的同事對核酸興趣缺缺,而且就算是經費充裕,要建立新的研究群,專門利用 X 射線來檢視 DNA的結構,也得花上兩、三年的時間。
8 N5 i/ R3 s  x0 J+ |' ?  不但如此,在私底下,這樣的決定也會造成尷尬的局面。當時在英國,DNA 分子研究基本上是威爾金斯的個人專利,他任職於倫敦國王學院,是個單身漢。和克里克一樣,威爾金斯本來也是物理學家,同樣也是利用 X 射線繞射做為主要的研究工具。& F1 X$ G9 m3 r# m2 W2 a
游客,本下载内容需要支付10共享币,购买后显示下载链接立即支付

2 o& }! F1 ?% }4 V# D8 d7 I  G6 Z. z6 b6 j; h
不能使用百度网盘链接的地区,联系客服QQ:113611123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懒得打字嘛,点击快捷回复 【回复乱码 永久禁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0

粉丝7

帖子1394

发布主题
推荐素材更多+
广告位

服务电话

15987183307

QQ:1136111231
关注我们 :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经典-文库- 与你共享

Powered by ynjie.com Array© 2001-2013 ynjie.com  滇ICP备19007624号-1